在“声动淮海”烈山赛区的舞台上,参赛选手孙恒的一首《海阔天空》,让更多人认识了他,他是周赛冠军,也是人们口中的“电焊哥”。然而,对于他而言,音乐与工作并非割裂的两面,而是共同构筑他生命质感的经纬——他用焊缝连接现实的骨架,用歌声焊接灵魂的碎片。
面对比赛的聚光灯,孙恒很平静。“不紧张,之前有过一些街头演出。”他坦言。两年的街头表演经历,就是他最扎实的“预科班”。那个流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舞台,磨砺出了他此刻的从容,让他能够将注意力完全沉浸在音乐本身,而非周遭的喧嚣。
谈及参赛缘由,“就是一直关注到淮北有这样的比赛,”孙恒说,“刚好之前看到相山区周赛冠军潘秋报名参加了,我就在他的鼓励下也报名了。”榜样的力量像一记恰到好处的推手,将这位街头歌者稳稳地送上了声动淮海的舞台。
而参赛歌曲《海阔天空》则是他音乐信仰的起点。“我从小就比较喜欢Beyond乐队,他们是我的音乐启蒙。”当被问及如何将生活感悟融入这首歌时,他说:“生活感悟就是有‘海阔天空’的心态。”这句简单的话,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凝练出的智慧。这首歌于他,不是呐喊,而是内化于心的从容与辽阔。
孙恒的工作并不仅限于电焊,“电焊不算我的主业,我的工作还包括其他。”但无论在何种工作场景下,音乐都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平时工作的时候我会用唱歌来舒缓心情。”
然而,对他而言,音乐的意义远非“解压”二字可以概括,他用赵雷的一句话,描述了自己与音乐的关系:“有些人可以唱歌,有些人必须要唱歌,我就是那个必须要唱歌的人。”这份“必须”,宣告了歌唱于他,如同水和空气,是生存的必需品,是灵魂得以完整的核心要素。
当被问到电焊与唱歌这看似分属两个世界的技能有何奇妙的共通点时,孙恒再次给出了他朴实而坚定的人生信条:“都需要我更努力,只要比别人努力一点,你就会更好。”
这“多一点”的努力,就是他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无论是确保一道焊缝的牢固,还是打磨一个音符的精准,他都相信“极致”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舞台上的光环会暂时褪去,但生活的主场永不落幕。孙恒,这位“必须唱歌”的歌者,将继续用双手构建现实,用歌声滋养灵魂。他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将热爱锻造成生命的刚需,再用努力悉心浇灌,无论在钢铁的缝隙里,还是旋律的律动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阔天空”。
见习记者 余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