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大代表说说去!”——烈山区古饶镇人大以民生实效赢群众信任

2025-10-16 08:43    淮北新闻网

“小区充电桩不够用,新能源车充电总排队”“矿东路的树挡了路灯,晚上散步黑黢黢的”“新风花园路口减速带烂了,走这儿心里发慌”……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民生诉求,既是群众最真切的期盼,也是烈山区古饶镇人大代表履职的“风向标”。近年来,该镇人大以实打实的行动,将一张张“民意清单”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

从坊间诉求到履职指南

每月10日,古饶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都会准时出现在各选区的“家室站点”。会客厅里,代表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此时的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站点,更是心灵相通的桥梁。村民们敞开心扉细数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话语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将诉求逐一记录在“民情台账”上。

在新风花园21栋附近的四岔路口处,破损的减速带曾让居民出行提心吊胆。代表们在接待中得知后,第一时间将问题转交至社区。社区管理人员迅速响应,短短几天就完成了减速带的更换。“现在走这儿踏实多了!”往来群众的点赞,正是民意转化为行动的生动注脚。

从线下交流到线上沟通

“不光能到站点说,扫个码、发个微信也能找到代表!”为了让民意收集无死角,古饶镇人大打通线下线上沟通壁垒,让“定时定点”的面对面交流延伸为“随时随地”的心意相通。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代表微信直联、电话专线接听、扫二维码即时留言等线上渠道同步畅通,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倾听的耳朵就到哪里”。

矿东路两侧树木遮挡路灯的问题,便是线上民意快速响应的典型案例。群众在村口扫描墙上的代表二维码留言反映情况后,代表立即核查情况并反馈至镇政府。专业绿化人员很快上门,结合树木生长特性和照明需求精细修剪。如今的矿东路夜晚重归明亮,居民散步的脚步愈发轻快。这条“民意快车道”让群众诉求从“线下诉说”到“线上传声”无缝衔接,“秒响应”成为服务常态。

从纸上意见到落地见效

“听进去更要办到位。”这是古饶镇人大履职的准则。代表们将收集的问题分类梳理、逐项研判,形成附带解决方案的社情民意,精准递交给相关部门,用“加速度”让群众看到变化、尝到甜头。

面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短缺的“急难愁”,代表们联合社区算好“两本账”:一边核查小区用电负荷的“安全账”,一边规划充电桩布局的“民生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目前,部分小区的标准化新能源充电站正在建设,车主们的“充电焦虑”将逐步缓解。

从减速带到路灯,从充电桩到更多民生琐事,群众关切的问题正在一件件落地见效。

“‘家室站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更是代表扎根群众的履职平台。”古饶镇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的话,道出了工作的深意。如今在古饶镇,“找人大代表说说去”已成为群众的下意识选择,这份信任源于一次次真诚倾听与一件件扎实办理的民生事项。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肖露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