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一个由退休老书记金华创办的“老金说道”调解点,正成为当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之地。这个看似普通的调解点,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自设立以来已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金华是市人大代表,曾在黄营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多年,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2014年退休后,他主动请缨担任村调解员,利用自身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创办了“老金说道”调解点。“村里村外,家家户户的情况我都熟悉,乡亲们也更愿意跟我说掏心窝子的话。”金华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调解工作的关键。
“老金说道”最初只是村民们喝茶闲聊的场所,但金华凭借自身优势,将其打造成普法宣传和矛盾化解的前沿阵地。他坚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法律法规,耐心倾听群众心声,及时疏导情绪,成功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期间,村民王某某因机井选址问题多次拨打12345热线反映情况。原来,多年前其地东头已有一眼机井,这次建设又要在西头打新井,王某某认为没有必要。得知情况后,金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实地测量、耐心解释,最终与王某某达成一致,既保障了农田建设进度,又维护了村民权益。
在另一起道路拓宽纠纷中,村民马某某因修路需占用其部分宅基地而索要补偿。金华多次上门,从集体利益和个人得失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马某某不仅放弃了补偿要求,还主动将宅基地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每一次矛盾化解,都让我无比高兴。”金华说,“退休了还能为老百姓做点事,非常荣幸。”
“老金说道”调解点的成功,不仅在于金华的个人威望,更在于其独特的工作方法。金华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调解思路和群众诉求。闲暇时,他经常走村入户,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察民情、解民忧,同时做好政策宣传。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让调解工作事半功倍。
宋疃镇综治办负责人表示,“老金说道”调解点与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机制。从家庭内部矛盾到劳务纠纷、财产纠纷,各类矛盾都能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该调解点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鲜活样本,有力推动了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记者 于晓 通讯员 孙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