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察沃土上深植根基绽放青春——记相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陈慧丽

2025-08-13 15:46    淮北新闻网

从西南政法大学的青涩学子,到如今身兼相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的重任,陈慧丽的检察之路是一场持续十三年的精进马拉松。

2012年初入检察院,她便被投入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浪潮中心。面对千头万绪的筹备工作,这个年轻的姑娘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韧劲。办公室里,时常亮灯至深夜,键盘的敲击声与翻阅文件的沙沙声交织。最终,她协助部门负责人拟定的系列制度文件,成为全院案件管理的“操作宝典”。这份对极致的追求,也让她在高手云集的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摘得“业务能手”桂冠,名字自此镌刻于全国案件管理人才库的名册。

从案管转战公诉席,陈慧丽面对的挑战更加惊心动魄。多年来,在她主办的案件中,淮北市首例恶势力犯罪集团“套路贷”案如同一块“硬骨头”。该案犯罪手法隐蔽、涉案人员盘根错节,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陈慧丽白天提审讯问、抽丝剥茧,夜晚则埋首于堆积如山的银行流水、通讯记录、借款合同,在浩如烟海的电子数据中寻找犯罪链条的蛛丝马迹。法槌落下,正义昭彰,其撰写的理论文章被《安徽检察》刊载。

当检察职能向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领域拓展时,案件类型跨度大、法律适用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全新的战场没有吓退陈慧丽,反而激发了她的探索欲,办理各类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80余件。当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办案方式在新型复杂案件面前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时,陈慧丽与技术部门的一次次“头脑风暴”后,一个聚焦“检察护企”的行政检察大数据监督模型逐渐成型。这个模型如同为监督工作装上了“智能天眼”,在安徽省检察机关竞赛中斩获优秀奖,陈慧丽本人也入选了全省数字检察人才库。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这句话被陈慧丽工工整整地写在办公桌的台历扉页上,更是熔铸进她经手的每一份法律文书、每一次调查取证中。

东岗楼立交桥下的景象曾令人忧心:近百根巨大、沉重的废旧水泥枕木,杂乱堆叠在桥下空间,不仅侵占公共区域,更滋生安全隐患,附近居民对此怨声载道。接手这起督促履职案后,陈慧丽一次次实地勘查,一次次主动敲开了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局、蚌埠铁路工务段的大门,查明权属,积极联系环保、公安交警部门,协助铁路部门办理车辆运输通行证、协调办事处清除路障,水泥枕木被彻底清理。

陈慧丽对极致的追求,体现在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多年来,她加强与人社、公安、刑检协作配合,助力300余名农民工追讨欠薪500余万元;精准有效监督、有力跟进监督,督促法院改判民事案件41件,涉案金额700余万元;以公开促公正,主持召开淮北市首例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践行“枫桥经验”,小案不小办,对执行标的虽仅5万元,但已十年之久的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主动多次释法说理,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远在浙江台州的申请人专门委托律师送来感谢铭牌;化身“检小皖说法”主播,宣传虚假诉讼工作,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评为网络热播奖……

躬行践履始玉成,行而不辍终致远。淮北市人民检察院三等功、“平安淮北”建设先进个人、淮北市“百佳政法干警”……一项项荣誉,如磐石般记录着陈慧丽从助理检察员到检委会委员的坚实步履。身份在变,战场在换,唯一不变的是她眼中对法律近乎虔诚的信仰,和内心深处那份滚烫的热爱。因为她知道,这条追求公平正义的路没有终点。她愿继续做那执着的一滴水、一道微光,以日复一日的躬耕不辍,以对每一起案件的极致求索,奋力书写无愧于誓言、无愧于人民的灿烂篇章。

陈慧丽在“2017年度淮北市助力转型崛起秀出职业风采”活动中获评“网络形象大使”。(资料照片)

记者 俞晓萌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