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护林员——用汗水守护城市“绿肺”

2025-08-06 15:05    淮北新闻网

盛夏的一天清晨7点,相山国家森林公园黄里山场的温度已攀升至35℃,在密林的深处,十几件汗透的迷彩服在林间晃动,高枝锯的嗡鸣声打破沉寂。护林员们正给侧柏“理发”——枯枝必须精准切除,切口平滑如镜。这支队伍要在酷暑中完成102亩林地、近5万棵树的“体检手术”。汗水顺着他们黢黑的脖颈淌下,不一会就在迷彩服上凝出盐霜。

“枯枝必须精准清理,切口要平滑,否则病虫害会趁虚而入。”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护林员鲁强解释着,手中动作未停。作为一名护林员,他主要从事相山绿化、森林防火及日常巡护工作。

给山林“动刀”,枯树需齐根锯断,桩子剥光树皮;活树修剪更是精细护理:弱树“少理发”保“元气”,壮树剪枝不过半。更紧迫的是:所有枝叶当天必须清场。陡峭山路上,护林员们扛着百斤枯枝疾行,高温下日均负重徒步10公里,这是相山森林抚育的日常,既要有技术,还要有速度。

午后热浪炙烤山脊,队员们挎上水壶、拎起毛巾钻进密林。“松籽成熟季,偷采者一掰树枝,树可能几年缓不过来!”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网格员老陈擦着汗说。相山95%的森林覆盖率,靠的是他们每年人均磨破12双胶鞋、穿坏3件迷彩服的坚守。他们日均徒步25公里,用“铁脚板”织就了一张张防火防盗的“监控网”。

时间拨回2003年,眼前的“绿肺”曾是石砾遍地的荒山。“栽活一棵树比养娃还难!”老队员们回忆。正是这群人炸石挖坑、挑土引水,创出“七步造林法”,让200万株苗木在石缝扎根。鲁强指着山林说:“这里地处相山北麓,西邻新濉河。过去是以侧柏为主的纯林,现在改造成混交林、复层林、景观林,提升石质山植被景观层次,从‘保绿’向‘增美’升级。”

为应对极端天气,市林业局引入无人机吊运设备、智慧林火监测系统,并在林区布设140余个消防蓄水箱。然而,陡峭山体的日常巡检、突发火情的快速响应,仍依赖护林员的“铁脚板”。

“等雨季来了,这批侧柏新枝抽芽,相山就更美了。”夕阳西下,黄里山场的修枝任务完成近半。鲁强抹去淌入眼角的汗水,望向山脚闪烁的城市灯火,他的背影融入暮色。明日,新一轮高温下的守护又将开始。

记者 闫肃 摄影记者 黄鹤鸣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