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新四军四师进军津浦路西的第一场战斗在萧、宿边境的小朱庄(今淮北市杜集区)打响。在这场西进收复豫皖苏边区的关键之战中,新四军四师104名指战员壮烈牺牲,静静地长眠于淮北大地……”近日,在小朱庄战斗烈士陵园,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在场人员讲述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1944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为了打通陆路交通线,援救其入侵南洋的孤军,挽回在整个战场上的衰败趋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河南广大地区沦陷。为挽救中原危机,恢复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部向津浦路西进军,收复豫皖苏边区失地。
小朱庄是新四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也是国民党顽军阻止西进的前哨据点。村庄周围筑有圩墙圩壕,圩内依势筑点,圩外四周是河,四角有三层碉堡,防御体系十分坚固,易守难攻。盘踞在小朱庄的国民党第四十纵队王传绶部,向来以不抗日、专反共,祸害百姓、作恶多端闻名。这支顽军武器装备精良,反共手段毒辣,与驻宿县、永城顽军一度结成所谓“津浦路西东方防线”,企图阻止新四军四师西进抗日。
新四军西进部队越过津浦线后,8月21日凌晨6时左右,十一旅三十一团前卫部队在白顶山遭到国民党顽军第四十纵队王传绶部的阻击,前卫部队英勇还击,顽军退守小朱庄。上午10时许,三十一团迅速占领小朱庄周围的有利地势,旅指挥所设在小朱庄西南学校内。彭雪枫师长来到旅指挥所,研究作战方案,确定总攻时间。战前,彭雪枫亲自带着旅、团干部侦察地形。8月23日12时,嘹亮的军号声震撼着龙河、闸河两岸,四师指战员向小朱庄守敌发起总攻。前沿步兵战士组织火力封锁顽军,外围河沟里埋伏的骑兵团摩拳擦掌,一次又一次的反攻,一批又一批的冲锋,枪声、刀声、马叫声、人喊声混杂在一起。历经3个多小时的激战,战斗大获全胜。
这次战斗,全歼王传绶部1500余人,缴获武器上千支,消灭了这支“拦路虎”,取得了西进作战的“开门红”,震撼了路西的其他顽军,提高了四师的军威,创造了四师攻坚战、歼灭战的又一个辉煌战例。
“小朱庄战斗是我市人民革命历史上的光荣一页。解放后,在小朱庄建立了烈士陵园,成为了全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人民永远牢记先烈们在这块土地上的业绩,忘不了新四军为劳动人民打天下的历史。小朱庄战斗的胜利必将鼓舞人民一代一代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讲解员介绍说。
记者 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