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相山区华美幼儿园里,“陈妈妈”陈清华俯着身为孩子们整理衣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她日复一日地在方寸天地播撒着爱与责任。短暂告别童声笑语,她随即赶往菜市场,为家中老人准备汤药。十年间,陈清华的脚步在幼儿园与家庭间穿梭往返,也曾一次次跨越千里铁道线追寻丈夫的身影——作为空军空降兵军士张永楠的妻子,她用柔韧与温情在平凡岁月里书写着新时代军嫂最动人的篇章。
万里赴疆 思念铺就团圆路
2015年新婚燕尔之际,张永楠便奔赴高原执行任务。站台上,汽笛长鸣,陈清华攥紧丈夫的手轻声道:“家里有我,安心去。”一句承诺,她用两年时光默默践行——丈夫驻守的哨所与世隔绝,夫妻两年仅相见一次,家书便是最深的慰藉。
当部队移防至偏远山区,陈清华便精心计算着每一个节假日。凌晨4点启程,赶最早班公交,转乘三小时长途汽车,再颠簸于部队通勤车上——这条“团圆路线”她早已谙熟于心。一次途中遇暴雨冲毁路段,她蜷缩在冰冷的中转站熬过整夜。次日满身泥泞地出现在营区时,张永楠望着妻子浸湿的裤脚,这位训练场上的硬汉瞬间红了眼眶。“每次重逢都像过年,”陈清华笑容明媚,“那些风尘仆仆,是最好的爱情纪念。”
家中脊梁 重担一肩扛
“军嫂,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是陈清华朴素的信念。2019年深秋,婆婆确诊直肠癌,而此时张永楠正参加重要军事演习。陈清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请长假守护病床前。术后婆婆无法自理,她便寸步不离,悉心擦洗、喂饭、按摩。病友们纷纷感叹:“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婆婆康复出院时,忙碌月余的她瘦了整整十斤,却笑着给丈夫发去视频:“妈好着呢,放心吧!”
2022年除夕夜,万家团圆之际,陈清华怀抱突发急性肺炎的双胞胎儿女冲进急诊室。看着保温箱里插着输液管的小身躯,她心如刀绞,却只紧咬牙关给丈夫发了条信息:“别担心,我能行。”连续五天四夜衣不解带守护,喂药、擦拭、降温……直到孩子们退烧,疲惫不堪的她才在走廊长椅上沉沉睡去。“累到极致时,想想他在为国站岗,我这苦又算什么呢?”坚韧的话语里,闪耀着军嫂特有的光芒。
播撒大爱 情怀植心田
“陈老师教我们叠军被,讲解放军叔叔的故事!”在华美幼儿园,陈清华常被孩子们的热情包围。她把对军人的崇敬融入日常教学:创设“小小特种兵”游戏,传唱红色童谣,邀请老兵讲述战斗故事。班上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情绪低落,她便每日多花半小时陪伴,讲故事、梳头发,悄然温暖幼小心灵。学期末,孩子用画表达心声:“陈妈妈像太阳。”
在家中,她始终是儿女的引路人。支持女儿学舞蹈,准时接送风雨无阻;儿子痴迷飞机模型,她便精心挑选军事绘本陪伴阅读。“爸爸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我们要做懂事的孩子。”这份教导深植于心。十岁的双胞胎早已学会自理,更常在视频中对远方的爸爸保证:“我们会照顾好妈妈!”
比翼齐飞 奉献铸荣光
“军功章里,永远有你的一半。”张永楠每次获奖,第一件事便是将奖牌郑重地挂在妻子颈间。十年间,在陈清华的倾力支持下,张永楠连续两年考取军事体育特一级,五次重大比武摘金,三次荣立三等功,更获评“黄继光英雄旗手”的崇高荣誉。陈清华也从未懈怠于本职,她撰写的幼教论文获市级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来自家长们的锦旗是对她园丁事业的最佳褒扬。
“他守护国,我守护家,为的是同一个家的荣光。”夕阳余晖下,陈清华凝视着墙上的全家福,目光温柔。照片里,戎装英挺的丈夫坚毅微笑,她牵着两个孩子,笑容温暖如春。这张穿越山河的影像,凝固了一个军人家庭最为质朴的幸福时刻,更映照着千万军嫂以“小家”奉献“大家”的无疆大爱。
记者 闫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