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34载守护,只为牡丹盛开

2025-04-15 09:46    淮北新闻网
摄影记者 梅月 通讯员 张锋

 4月7日6时许,刘向阳已经赶到了牡丹园里。

“市民们期盼的相山公园牡丹展,还有40多分钟就开园迎客,我赶早过来再浇浇水,巡查一下,就怕有啥疏忽的……”蹲在芳菲四溢的牡丹花丛中,小心翼翼摘下几片多余的叶片,刘向阳的笑容里满是明媚。

7时30分,刘向阳打开牡丹园的大门,迎接第一批游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相城!”“今年的牡丹比去年的还多还美……”络绎不绝步入园中的游客们连连赞许。

牡丹花海如潮水般层层叠叠,9大色系、100余种牡丹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各色牡丹争奇斗艳,粉的娇嫩,红的炽烈,白的圣洁,紫的华贵,微风拂过,花香四溢,令人陶醉。游客们拿起相机、手机,用镜头记录下牡丹的绰约风姿,不少游客穿上传统襦裙,执团扇漫步花径,定格簪花照、花间舞等瞬间,留下美好回忆。

“‘葛巾’‘景玉’‘花王’‘姚黄’‘二乔’,这些都是传统品种,这边还有十大稀有名贵品种‘魏紫’‘赵粉’等,那边花形奇异的是荷包牡丹……”为游客们热情介绍的刘向阳,嘴角绽放着满足的笑容,眼睛里仿佛闪烁着熠熠星光。

牡丹花海守护者

51岁的刘向阳,是市园林处相山风景区牡丹园负责人。34年来,他用专业与坚守,让“花中之王”在淮北扎下了根,更用爱心为这座城市播撒下“国色芳华”。

1991年,刘向阳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相山风景区花卉中心。当他的目光触及那片牡丹园时,刹那间“一见倾心”。

“从没想过淮北也能种出这么美的牡丹。”这份初见的惊艳,在心底种下了热爱的种子。“我要守护这片牡丹园,让这里开满各色牡丹花!”彼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片牡丹园会成为他一生的事业与坚守。

淮北高温多雨的夏季,对于娇贵的“花中之王”牡丹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看着在恶劣气候下略显脆弱的牡丹,年轻的他,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这些牡丹在淮北扎下根来。”

30多年来,他的生活被牡丹填满。白天,他穿梭在园子里,像一位细致的记录者,仔细观察每一株牡丹的生长状况,记录下它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牡丹的发芽、长叶,到孕蕾、开花,每一个阶段都倾注着他的心血。晚上,当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他在灯下翻开《中国牡丹》《花卉栽培学》等专业书籍,汲取知识的养分,只为更好地呵护这些牡丹。

精心呵护,只为花开

2015年夏天的一场暴雨,是刘向阳与牡丹之间一次惊心动魄的守护战。

那天深夜11点,气象台发布红色预警,正在家中休息的他,没有丝毫犹豫,抓起雨衣就往外冲。

“老刘你去哪?”被惊醒的妻子诧异地追问。

“牡丹园刚移栽的四十多株‘青龙卧墨池’经不起水泡!”没等妻子反应过来,他已冲进雨幕。

那一夜,在齐膝的积水中,刘向阳带着年轻同事打着手电,一株一株检查排水情况。凌晨3点,他发现一株名贵牡丹根部有积水时,便毫不犹豫跪在泥水里,用手一点一点疏通被堵塞的暗沟……

第二天,四十多株名品牡丹安然无恙,他却因着凉高烧到39度。躺在病床上的他,看着窗外的阳光,心中却满是欣慰。

“那会儿根本感觉不到累,就想着这些牡丹都是咱们的孩子啊,得精心呵护着……”当日,回想起那段往事,刘向阳的笑容里满是温柔。

2018年春天,眼看就要到花期,园里的牡丹却突发根腐病。这一突如其来的病害,让他陷入了焦虑之中。那段时间,他吃住都在园子里,一心扑在解决病害问题上。他试遍了各种方法,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却都不见效。

直到有天深夜,他忽然想起老师傅说过草木灰的妙用,那一刻,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立即爬起来,调配药方。在接下来的七天七夜,他守在牡丹园里,时刻关注着牡丹的变化。每一次观察,都带着期待与紧张;每一次调整药方,都凝聚着他的希望。

终于,病害得到了控制。当第一朵“洛阳红”如期绽放时,他紧绷的心情才彻底放松下来。那一刻,他眼中的喜悦,比盛开的牡丹还要夺目。

让美的种子生根发芽

近年来,在守护牡丹的同时,刘向阳还把心血倾注在另一件“甜蜜的事业”上——每周定期在景区植物科普园为孩子们义务讲解。他深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而他愿意成为孩子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

2023年深秋,为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准备触觉科普课,刘向阳连夜赶制了三十多个植物标本盒。每一片叶子,他都细心地用砂纸打磨边缘,只为让孩子们在触摸时不会受伤。“孩子们看不见,但手指能‘看见’叶脉的呼吸。”

盲童小玲通过触摸准确说出“这是银杏叶”时,脸上绽放出笑容,那一刻让他感受到了这份事业的意义,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去年冬天,他在科普园发现几个中学生偷偷折树枝做标本。他没有责备,而是递上修剪下来的枝条,温和地说:“下次需要什么,我帮你们留。”他的理解与包容,让这些孩子深受感动。后来,这些孩子成了科普园最小的志愿者。他们的班主任告诉他,班里“植物保护小队”的日记本扉页,都工整抄着他常说的那句话:“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诗集。”

如今,相山牡丹园已从最初的30多个品种发展到120多个,成为淮北地区品种最多最全的牡丹专类园。但他的脚步从未停歇。去年,他开始试验盆栽牡丹控温技术,想让市民在春节也能欣赏到国色天香。而科普园的小讲解员队伍也壮大到二十多人,看着孩子们像小苗一样茁壮成长,他的心里充盈着喜悦。

34年光阴流转,当年那个初入牡丹园,心中暗暗发誓的年轻人,如今已年过半百。

而相山的牡丹花记得,那些被他的讲解点亮眼睛的孩子记得,这座城市记得——有位护花人,用时光书写了一段关于牡丹、关于坚守、关于爱的传奇。

在相山风景区,刘向阳的故事,如同盛开的牡丹,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韩桂芳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