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振杰时,微胖的他,言语不多,目光炯炯有神。
作为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综掘系统的首席技能大师,在矿建系统投入使用的百余台综掘机,都是由王振杰及其团队所检测、改造和修护完成的“掘进神器”。他们就是综掘机专科“医生”,从维修、维护到急诊、“动手术”,随叫随到。
20多年来,王振杰不仅在综掘设备工作领域实现了多项技能创新,培养了一支无论在哪里,都能打硬仗、敢打胜仗的强韧之军,自己也成长为矿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过努力让综掘机更加灵敏,把自己的人生与矿建事业紧密关联,我感到很骄傲。”王振杰说。
脚踏实地钻技能
王振杰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他至今记得,中学每学期学费是180多元,为交学费,父亲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母亲则留在家中,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家人。年少的王振杰不知道乡村的外面有什么,但知道,能改变命运、改变家庭境况的只有自己。
几经辗转,王振杰入职三十工程处矿建项目部,开始了与综掘机结缘的人生历程。
来到综掘队,打开了通往广阔新天地的大门,他倍加珍惜。学技术时,王振杰定下了“凡事都要争一流”的目标。埋头苦学,勤于观察,用心钻研,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老师讲的所有内容,当天必须消化然后背下来,背不下来就要加班。检修时,师傅讲解综掘机零部件清洗和零部件组装知识,哪些螺丝可以互换,哪些不能互换,他都记在笔记本上。等到他自己亲手操作时,会先把螺丝清洗干净,再从长到短排列整齐。组装时,想找哪个螺丝他都很快就能找到。他细致的专业精神,得到了师傅们的认可。
2003年,王振杰所在项目部决定培养一批综掘机维修人员,负责所有综掘系统的检查、保养维护及日常修理。王振杰受领任务担任班长,将细致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了维修班。在车间里,工具和设备的摆放布局是一流的,摆放零部件时,要做到横平竖直。不管是夜里还是中午,随时修、随时保障,确保“大小问题不过夜”。他所带的维修班工作标准一流,业绩突出,先后6次被表彰为“先进班组”。
关键时刻显身手
“这是我的岗位,也是我的人生舞台。”王振杰说。
每当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对综掘机如此了如指掌,王振杰总是微笑回应:“哪里有什么秘诀呢,不过是岁月磨砺出的熟能生巧罢了。”
综掘生产的煤机运转、支架移挪,全依赖供液系统。去年3月的一个夜班,一台综掘机发生间隔停机故障,每间隔5分钟就跳闸断液,整个掘进系统陷入“梗堵”。综掘队带班队长,急忙打电话请来王振杰。
王振杰打开机腔,熟练地拆下供油阀,用手指轻轻拨动阀杆,前后推动几下,发现复位滞涩,回位困难。他将供油阀拆下来,用细砂纸打磨阀杆和阀孔直至能轻松滑动,同时清洗滤油器,重装好供油阀。然后,他不慌不忙,一边用棉布擦手,一边淡淡地说:“扣上罩盖,开机吧!”
事后,有人问他:“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你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这种不常见的故障,我多次做了演练,虽然十分复杂,知道机械原理,修起来就很简单了。”
回望这些年在专业岗位上摸爬滚打的历程,王振杰经常说:“遇到难题,我们要善于思考。”
为此,他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积极帮带身边工友,多次带领班内成员出色完成排险任务,为矿区的综掘系统维修保障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平凡岗位显担当
成千上万次的检修经历,让王振杰的修理技术日臻完美。
每台“有病”的综掘机,对他而言就像是一个等待医治的“病人”。别的维修人员需要专业的仪器和设备,王振杰只需要安静地聆听即可。
每到现场检修,王振杰总会安静地听一会设备的运转,通过这种特殊的“诊断”,综掘机的“病因”,他心中有数,手到病除。这种“听音”诊断,也成为他的“独门绝技”。
自从干上了这一行,日常工作之余,王振杰善于总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升工作速度?通过数十次试验实践,王振杰发明了“综掘机系统检修十法”,成为综掘机“病因”的“号脉宝典”。同时,他还积极探索、试验引入了多种技术和工具,提质增效。
综掘机是矿建生产的核心装备,综掘机健康运输,则进尺效益高。如今,王振杰在综掘机维修队伍建设中“桃李满天下”,先后带出8个星级机修组,28人入选集团和工程处“工匠人才库”,先后有60多人次在技能比武中“摘金夺银”,所在朝源煤矿连续五年被集团公司评为“设备维检一级单位”。
因为热爱,所以把最好的青春献给矿区;因为坚持,所以把全部的力量投入矿建事业。王振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用一颗匠心践行着矿建工匠的使命与担当。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