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公安局,有这样一群女警,她们以“铿锵担使命巾帼绽芳华”为信念,在110报警服务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一方平安。
坚守初心,锻造群众满意品牌
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而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室的女警们,就是这座桥梁上最坚实的守护者。她们中有民警、辅警共35人,其中女性25人,占比达71.4%。一年365天,无论严寒酷暑,接警大厅总是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2024年,她们累计接听电话68万余件,处置有效警情30余万起,救助危难群众2.7万余人,提供咨询服务20万余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她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和默默付出。
在接警过程中,女警们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和爱心。面对群众的抱怨和误解,她们总是耐心倾听、细致解释;遇到轻生厌世的群众,她们更是像亲人一样悉心开导、暖心安抚。正如她们所说:“接警工作虽然辛苦,节假日不能陪伴家人也有遗憾,但一想到那些焦急无助的报警人,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2024年2月3日凌晨1点04分,盐洛高速濉溪服务区附近,一名返豫驾驶员李师傅突发急症,情况危急。接警后,指挥调度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调度高速交警大队和120急救中心。当时正值雨雪天气,高速路段拥堵严重,为了尽快找到李师傅,值班员一边通过电话引导他将车移至就近匝道,一边协调交警和急救人员前往救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李师傅成功获救。事后,他专门来到市公安局,送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挺膺担当,打造实战指挥中枢
作为公安机关的指挥中枢,指挥调度室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提高接处警效率和质量,女警们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她们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评比岗位之星”等活动,努力培养“工匠式”的专业接警员队伍。每周一的值班长例会,她们共同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每周三的全体接警员集中学习,让大家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公安机关,大厅指挥长还带领运维工程师前往相山分局、烈山分局、交警支队等多家单位送教上门。她们针对接处警、“关城门”卡点警力配置、智慧110APP规范使用、350M对讲机汇报流程、4G/5G执法记录仪现场摄录回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一对一”教学,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公安机关的接处警工作程序,提升了重大敏感警情处置的快速反应、高效指挥、应急处置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4年3月19日凌晨5点14分,指挥调度室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在聊天软件上与一名淮北网友聊天时,对方展示了刀、枪等危险管制器械。警情就是命令,指挥调度室立即启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机制,同步开展研判和调度工作。经过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抓获涉枪嫌疑人1名,现场查获疑似气枪3支、改装发令枪1支、管制刀具3把、发令枪弹药87枚、铅弹35枚,及时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
潜心耕耘,提升警务服务质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指挥调度室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科技强警战略。她们升级改造了“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依托“一张图”,将警车、350兆对讲机、视频监控、4G/5G执法记录仪、警务通等科技设备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了扁平化、点对点指挥机制,实现了可视化指挥调度,推进了指挥调度实战化。
2024年12月10日下午3点53分,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名男子的求助,称其前女友张某某欲在家中服药轻生。由于无法确定张某某的具体位置,值班人员多次尝试联系她,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时间就是生命,值班人员没有放弃,经过十几分钟的不间断回拨,终于与张某某取得联系。得知她已服药且生命垂危,正乘坐出租车前往人民医院新区就医后,值班人员立即与出租车驾驶员周师傅确认车辆位置,并运用“一张图”迅速调度沿线交警警力,开通“绿色通道”驾车护航。最终,张某某在16时40分许成功就医获救。事后,值班人员还调度辖区派出所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每一分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室的女警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评“省基层维权先进集体”“省文明行业‘示范品牌’”“省巾帼文明岗”“省‘工人先锋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行业‘十佳服务品牌’”“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从晨曦初露到繁星点点,从春暖花开到寒冬腊月,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室的女警们始终坚守在110报警服务台前,用那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递着平安与温暖。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郭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