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度的关爱”推动助老服务“精准触达”

2025-02-10 09:56    淮北新闻网

“小燕子,来了嘛?快先进屋暖暖手!”春节前的一天清晨,相山区相南街道黎苑社区居民李彩华熟络地迎接前来走访的国网淮北供电公司“燕飞来”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孙燕飞一行。

这份情谊源于一场被及时制止的“事故”。2024年6月,服务队通过“老人居家用电智能监测分析系统”,收到了一条用电异常的预警信息,孙燕飞和队员当即赶赴年逾八旬的独居老人李彩华家中。经排查,是老人外出买菜忘记拔下正烧水的电水壶插头,继而造成短路。幸好及时发现没有发生意外。随后,志愿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老人若有困难,他们随时都在。一头连着老人的期盼,一头连着志愿者的牵挂,绵绵的情分就此展开……李奶奶时常打电话给“小燕子”,她把志愿者们当成了自家人。

“小燕子”孙燕飞带领的这支在淮北家喻户晓的志愿团队已成立16年,拥有注册志愿者38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8万小时。谈及为何整合资源,开展并延伸专业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时,曾是一名消防兵的孙燕飞感触颇深,“自小我就以家乡为荣。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老一辈煤矿工人为城市建设奉献一生。如今他们的孩子大了,选择在外打拼,而独自在家留守的老人日渐老去,着实让人牵挂。”

2019年,“燕飞来”银龄无忧智慧助老平安工程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成立。项目依托覆盖全市的用电采集系统大数据,开发“独居老人用电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实时比对老人用电数据和用电习惯,一旦异常立即短信预警,由电力志愿者联合社区网格员上门核实,24小时无感监护老人生活用电。同时,筛选出每月用电量低于15度的高龄老人家庭,通过建立“走访评估—定制方案—实施改造—持续跟踪—动态关怀”的标准流程,向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关爱。截至目前,累计为88个社区的3640多名老人提供用电异常监测服务,直接消除64名老人的家庭用电安全隐患。

为了打通助老志愿服务的最后“100米”,“燕飞来”志愿者服务队在1个志愿服务中心和18个志愿服务站点建立起“线上+线下”网格服务平台体系,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按照“就近、灵活、小型”的原则,打造“社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站。志愿者进网入格,提供基础服务、延伸服务、应急服务和“点单”服务。开发“五单”服务小程序,发布功能需求,在社区网格微信群建立线上“燕飞来帮帮团”,并印制分发志愿服务清单折页。据统计,已有千余名老人以在线或电话点单的方式,享受到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

在守护老人居家用电安全的同时,“燕飞来”志愿者服务队也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联合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开展助医、助学、助娱、助为、助困“五助”活动。联系多家医疗机构,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体检、义诊、健康咨询等服务;与社区联合开设智能手机操作教学、书画、插花等课程;在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以“老”助“老”,鼓励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让健康的老年人走进弱能老年人家中,给予关心关怀、交流互动;提供日常探访、代买代办、卫生清扫等服务,并联合供水、燃气等部门,为老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跳动着的电波,是志愿者们与老年人联系的“纽带”;“15度的关爱”,是志愿者们用心用情的全力守护。

记者   于晓   通讯员   张子逊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