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初,牧场只有40头牛,占地面积也就600平方米左右,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管理,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有两百多头牛,占地面积达5千多平方米。”谈到牧场近年来的变化,位于杜集区段园镇的华东牧场负责人陈世成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
2015年,陈世成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后,萌生了自己干事创业的念头。由于周边市场对牛肉的大量需求,他捕捉到养牛市场的广阔前景,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业,自此开启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征程。
“创业是艰难的,更是艰辛的,养殖场创办初期,所有的工作都在我一人身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牛添饲料,清扫牛舍,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牛棚转一圈,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创业初期,陈世成面临着诸多困难,所有事务都需亲力亲为。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资金与养殖选址问题犹如“两座大山”压住了他,在资金方面,由于初期投入较大且回笼缓慢,饲料采购、牛犊引进等都需要大量资金,资金链时常处于紧绷状态;在养殖选址上,合适的场地不仅要考虑面积、地势、水源等养殖需求,还需符合环保、土地规划等政策要求,他曾在周边乡村寻觅数月,考察多处地块,却因各种原因未能确定。
面对困境,陈世成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他向村里反映困难后,镇政府迅速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他的养殖场规划与资金缺口后,积极沟通协调,为他提供了创业贷款的信息与申请途径,并协助他整理贷款所需资料,最终成功获批一笔额度可观的贷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在养殖选址问题上,相关部门也积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查与评估,确定了一块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土地,使养殖场得以顺利筹建并逐步走上正轨。
在养殖场运营过程中,陈世成深知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养牛期间他阅读很多黄牛养殖方面的书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钻研,使自己从“门外汉”到掌握黄牛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等,成为了养牛专家。为掌握先进的养牛技术,他积极参加各类养殖技术培训课程与研讨会,学习最新的黄牛品种选育知识与饲料营养搭配方法,并主动前往知名的大型养牛企业参观,学习在牛舍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不断地实践,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家养殖场的养殖模式,熟练运用科学方法饲养,不仅提高了肉牛的生长速度与品质,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与疾病风险。近年来,华东牧场的肉牛吸引了众多客商,产品销往淮北、徐州、宿州、合肥、芜湖等地。
陈世成在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不忘回馈周边村民,他先后扶持和帮助了很多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他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大量收购农忙后剩余的秸秆,将其加工转化为牛饲料,一方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另一方面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他将牛粪无偿提供给村民作为小麦肥料,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下一步,我计划在三年内将肉牛存栏量提升至500头以上,加速投资新建现代化、智能化的牛舍,配备先进的通风、温控、自动投喂与清洁设备,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与肉牛品质。”谈到养殖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陈世成充满自信地说。
记者 邹晨光 见习记者 刘奕彤
通讯员 纵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