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运输被称为是煤矿生产的“动脉”与“咽喉”。
皖北煤电陕西金源招贤矿业运输部工程师杨少智,扎根矿山,为煤矿运输跑出“加速度”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今年39岁的杨少智,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的志愿是做一名教师。“觉得老师知识面广,特别了不起。”
2010年,从安徽理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原百善煤矿选煤厂、祁东煤矿选煤厂工作,2019年12月加入招贤矿业运输战线。
刚来时,杨少智与招贤矿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勇,签下了《师徒结对协议》。
师傅周勇很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为他讲解机电运输设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就更加用心。认真刻苦地学习,以及名师的“传帮带”,让杨少智在专业领域很快成长。
2020年9月,针对主井皮带机与选煤厂101皮带机防压车信号带来的弊端,杨少智经现场多次勘察,对后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议采用选煤厂101皮带机电流信号作为联锁信号,有效避免了选煤厂皮带机意外停车带来的压车风险……
这些年,提起杨少智对工作的投入与钻研,同事门都发自内心地钦佩。自进入运输部以来,杨少智在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不断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创新,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
他将北翼辅助运输斜巷管式阻车器改造为气动阻车器,并实现阻车器与保险档联动,不但减少了无极绳运行期间押车工来回上下车插拔管式阻车器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大大提高了打运效率;他参与了主运系统电液控改造项目,实现地面集控室远程集中控制;他对北翼辅助运输斜巷无极绳换绳工艺进行改进,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及人员配置……
针对井下采区变化期间,主斜井架空乘人装置速度慢、人员等待时间较长等突出问题,杨少智根据相关标准对架空乘人装置进行提速设计,并根据现场条件设计安装主井上口座椅循环装置,人员乘坐不需来回摘挂座椅;他参与的带式输送机保护试验台的研制及应用、地面装料系统的优化与应用、主斜井可拆卸式漏煤斗等项目,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促进了安全生产。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招贤矿业主运输线路5100米,辅助运输线路4300米,是矿井的大动脉。
“只有规范操作、注意细节才能保证运输安全。”杨少智从各班抽调人员组成安装维护运输组,每天早上八点班对设备、轨道线路、防护装置进行安全检查及维护,同时组织人员运输液压支架及大型设备,保证每天安装或者回收的支架数量任务。在运输期间,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发现违章,及时制止。
井下作业对杨少智来说是家常便饭。头戴煤矿安全帽,穿着厚厚的井下作业工装和长靴,在矿井下一走就是几十公里,边走边勘察、记录,有时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问题解决后才升井。
“咱们干煤矿的,基本上都是这样。”对于辛苦,杨少智一笑而过。
同心协力安全为基
工作虽然辛苦和危险,但是对杨少智来说,却常有自豪的时刻。
招贤矿业主斜井胶带输送机自2017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经过岁月的磨砺和高强度的工作,胶带长期重负荷运转,损耗严重,运行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原煤的稳定运输,该矿经过认真筹划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开始着手更换主斜井钢丝绳芯输送带,共计3100米。
这是摆在运输部全体干部员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杨少智主动请缨,承担了换带工作的技术指导任务。去年11月7日,主斜井更换钢丝绳芯输送带工程正式启动,从现场调研到措施编制,从新胶带的叠垛到胶带接头硫化,历时10天,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11月17日,开始更新换“带”工作,此次胶带更换利用履带机牵引旧胶带,以旧带带新带的方式更换胶带。在收关的最后阶段,杨少智与皖煤工匠方小涛等技术人员时刻关注着合环硫化接头的硫化质量,确保其牢固可靠,能够承受主斜井高强度的运输任务。
“在更换强力皮带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送带履带机、60T出带履带机、卷带机及液压卡子等设备,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杨少智自豪地说。“我们全力以赴,就是想让矿井运输跑出‘加速度’!”
“我努力成为工匠,这不仅是令人骄傲的荣誉,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这些年来,他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我把国内外跟煤矿运输相关的资料论文,能找到的都认真研读,很多案例的技术创新方案都装在我的脑子里,随时能够取用。”
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作为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标兵”的杨少智谦逊地说,自己成绩的取得是得益于企业的培养。“我会继续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带领团队向运输智能化的新领域进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