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一世界 巧手见匠心 ——访庞氏棕编艺人周华民

2024-11-18 10:01    淮北新闻网

 

 

 

 

 

 

一把剪刀,几片棕榈叶,经过他的一双巧手便能编出飞禽走兽、昆虫鱼虾、花瓶杯垫等工艺品,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但是于他而言,却是一种无法放弃的情怀,他便是庞氏棕编艺人周华民。

棕编,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的手工技艺,古来有之,称棕匠。“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蓑衣即为棕编。旧时的草帽、草鞋中常出现它的身影。平凡苍翠的棕榈叶一折一叠,一弯一绕便能幻化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大千世界”。

深秋的一天,我跟着身着褐色风衣、戴着沉香手串的周华民走入了他的小作坊,一面整齐挂满各类奖项的墙率先映入眼帘。环顾四周,是五花八门的棕编作品,模样精巧动人,目光粗略扫过也足以留下深刻印象。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动物,我都会编,快的话只需要三五分钟。”一进门,周华民即露了一手。

只见他抽出两片棕榈叶,用指尖一划,将叶和茎分离。一片叶子随着手指上下翻动,围着茎秆缠绕出“头”;另一片叶子经过编扣、穿插,拼接出“身体”。再将叶子拉丝,向上伸出“触角”,向下伸长“腿”……谈笑间,一只惟妙惟肖、张牙舞爪的螳螂就在眼前“蹦跶”起来,灵动可爱。

“从小家里人做棕编,又好玩又好看。”儿时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周华民祖籍山东,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12岁的时候偶遇外公和舅舅正用一串棕丝进行床垫编织。柔软的棕丝在他们手中,经过搓、绕、缠、穿、刺,没多会儿,棕丝床垫便初具规模。仅一眼,周华民就迷上了这门技艺。在学习的初期,他常常从早上练习到深夜,手上被棕榈叶划开了无数道口子也毫不在意,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棕编世界”里。学习不到半年,他编了几只壁虎贴在墙上,奶奶远远看去以为是真物,吓得拍墙。

总归是青少年的心,17岁时,周华民的棕编作品已经获得不少奖项,“有些自满,加之审美疲劳”,便动了停学的念头。他记得当时父亲写了一封书信,那句“一个人,一双手,一辈子”一下激起他好强求优的心,“我懂了,才坚持苦练。”周华民认为,棕编是千变万化的,手上的活儿只要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改进,生活处处中仔细观察,什么都能精通,关键看是否有耐性和毅力。

在岁月的磨砺中,周华民的棕编技艺炉火纯青,单凭眼睛一扫,动物的姿态、编织技法就已了然于心。创作题材从几种发展到五十多种,从单件发展到组合件。小到蚂蚁、蟋蟀,大到狮子、巨龙,他都能信手拈来,轻松写意。

手艺上有了精进,工艺上也在不断进展。新鲜棕叶编制的产品不易保存,需要先将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煮,日晒干透再编织。这样成品便可不吸潮、经久不变形,色彩明快,能负重。

经验丰富的周华民接触过数不清的棕榈叶,以至于他随便拿到一片叶子,都能将其运用自如。“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形态,适合用在不同部位来展现棕编之美。像这种中间宽、两头窄的叶子,做牡丹花会很漂亮;像这样差不多等宽的叶子,更适合编织手镯耳饰。”

“这个东西其实简单,只是要有耐心,做法、步骤都是一样的,大同小异,做好一个物件,你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听到周华民这么说,我忍不住现场拜师学艺,让周师傅教我编个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鸟笼。没成想在周师傅手上三两下就编好的鸟笼,在我手上就不听使唤,最后在周师傅的帮助下,我才完成了编织首作。

凭借灵巧的双手和大胆的想象,周华民让普通的棕叶通过拉丝、打扣、环套、缝合等独创编织手法,将日常所见的事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2017年11月,“庞氏棕编”入选安徽省淮北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作品《战将》《东方雄狮》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获铜奖,《鲤鱼跳龙门》获安徽省第六届文化惠民季淮北市文创展览会金奖……这种种光环背后,是周华民日复一日的训练和积累。他的双手遍布被磨得通亮的老茧,十指指纹早已磨光。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很多大型活动都请我们去现场表演。”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也让周华民感到动力十足,他曾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这些高规格的场合展示棕编技艺,感觉非常自豪。”在周华民的带动下,妹妹也加入到庞氏棕编技艺的传承。

提起对未来的期望,周华民表示:“起初我学习棕编更多的是感觉好玩儿,现在我希望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做好棕编技艺的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走得长远。”周华民的微信签名也写道,“把棕编发扬光大,是我后半生的坚守。”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周华民已在淮北一些高校开办了非遗进校园课程,被聘为客座教授。他有一个新想法,打算开发胸针、耳环、戒指、手镯等棕编文创产品,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淮北商圈、景点推广棕编非遗文化。

    通讯员      小亮/文    赵杰/摄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