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俗称“面花”、“花馒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馍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花馍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花馍造型多样,颜色丰富,寓意吉祥,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智慧,体现着民间的传统文化与内涵。
为了传承中国民间文化,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喜爱,8月9日上午,我校与淮北市博物馆联合开展“小麦粒粒香 巧手花馒头”传承非遗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中,淮北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斯雅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为大家介绍了花馍的历史文化背景、花馍的作用、花馍的制作方法等知识,带孩子们们感受民间艺术,学习花馍制作方法。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同学们,你们知道做的馒头的面粉是怎么来的吗?”以问题导入,孩子们开启了磨盘动手磨面的体验活动。
接着,非遗老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并指导学生通过切、揉、捏、压、搓等手法制作花馍。
花花世界,从馍开始,馍法变变变。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揉、搓、捏......
“小小传承人 非遗指尖传”。不一会,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鱼、小兔子就做好了。一起来欣赏吧。
“原来馒头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酷!”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了解了非遗花馒头的制作工艺,亲身体验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