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有网民反映“濉溪县黑水河黑臭水体流入大平原农灌区,农民无法用于灌溉”问题。淮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详细了解问题成因和解决措施,督促加快整改进度。濉溪县成立联合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处理,并于8月14日中午发布情况通报:经初核,网民反映情况基本属实。我们已采取筑堤截污、回抽污水、清理淤泥、生态修复等整改措施,同步加密水质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经研究,对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负有监管责任的分管负责人作出停职处理……淮北市在“黄金24小时”内发布权威声明、回应公众关切,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证明,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复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地在处理急难愁盼问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首先,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全程不回避矛盾,情况通报开篇即承认“网民反映情况基本属实”,并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释放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和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其次,系统施治的科学方法。多部门联合调查,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协同作战,筑堤截污、回抽污水、清理淤泥、生态修复以及水质监测等整改措施有条不紊推进。再次,阳光透明的坦诚态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展类似问题排查,整改过程全程公开,主动将舆论压力转化为治理动力,实现舆情处置“正向循环”。
这一高效的处置过程,恰如一面镜子,印照着淮北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举措成效:当地聚焦“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定位,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定力,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治理淮北经验获全国推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不断夯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希望各地各部门能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充分借鉴淮北市此次舆情处置的典型经验,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广泛凝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明晰导向才能凝聚人心。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要坚持质效并举,加强宣传引导,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推进生态文化全面融入生产生活,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绿色发展的行动派、主力军和受益人。
扎实整改方能标本兼治。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广泛收集、科学研判、及时发现、精准溯源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改工作机制,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实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转变。
及时发声更能赢得信任。要进一步严实工作作风,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目标,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让发展成果看得见,让整改成效摸得着,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引导更多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坚定的支持者,让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全民行动,凝心聚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邹晨光 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