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之“效”构建落实“常态”

2025-04-25 09:17    淮北新闻网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作风建设从“立规矩”到“深扎根”,从“治标”向“治本”步步推进。2024年,我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76起,批评教育和处理656人,彰显着刀刃向内的决心,释放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鲜明信号。

然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保持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上向好,必须打好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当下,全市各地各部门有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再教育、再武装,对纪律作风再检阅、再提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贵在持之以恒,难在长效常态。只有以作风之“效”构建落实“常态”,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从“高压线”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作风建设的成效,依赖于制度的科学性。近年来,我市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始终强化“严”的震慑,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一体推进“三不腐”,全市风清气正、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浓厚。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就要实现向“系统施治”升级。一方面,要将作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形成刚性约束,刷新干部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善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通过深入调研找问题、开方子、治未病,让刚性的制度规定更加科学、完善、精准,划清“不可为”的红线,释放“主动为”的活力。

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决定了监督必须抓常抓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作风建设的成效评价,群众不是旁观者,而是监督者和阅卷人。要善于运用“群众监督”这个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让群众成为监督的眼睛、整改的镜子、评价的尺子,杜绝“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常态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牢骚话”中掌握真问题,让心存侥幸者无处遁形,推动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推动作风建设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避责”,用群众可感可及的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制度“固本”立规矩、监督“破题”堵漏洞,以作风之“效”构建落实“常态”,方能将“不能”的约束、“不敢”的震慑转化为“不想”的自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真正化作推动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