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东街道机厂路广场,戏曲声与健身操乐曲交织,“红马甲”志愿者穿梭于楼道清理杂物,“中国好人”代伟正向居民讲述二十载公益故事……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相山区东街道深化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东街道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通过“三维互通”强根基、“大小集市”优服务、“典型引领”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既有形覆盖更有效浸润,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动能。
三维互通强根基织就文明共建“同心网”
文明建设需“搭台”更需“聚力”。东街道创新构建阵地、人员、情感“三维互通”机制,打造“8分钟文明生活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会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6类阵地资源,全年开展文化活动52场、体育赛事16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书法课堂里居民提笔写下“邻里和睦”,篮球场上青少年为队友呐喊助威,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融入日常。
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街道联动国网淮北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等17家单位,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清单。专业志愿者上门提供水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与群众力量同频共振。老党员、好媳妇等百余名“社区明星”自发组建“东街十邻”“银龄志愿者”队伍,带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前觉得文明是大事,现在明白,扫净楼道、劝和邻里都是文明的注脚。”志愿者李阿姨感慨道。
大小集市优服务架起民生需求“连心桥”
东街道创新“大集市+小集市”服务模式,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
每月20日的“红色大集市”在明珠广场开市,社保咨询、义诊义剪、保健按摩等一站式服务吸引居民纷纷“赶集”。“下个楼就能办业务、剪头发,这集市办到心坎里了!”张大爷点赞道。
“睦邻小集市”则融入日常,党员群众化身“环境美容师”“文明宣传员”,清理楼道杂物、宣传垃圾分类,同时为独居老人送餐、帮家长临时看护孩子。“现在楼道不仅干净,邻居还一起种绿植,看着就舒心。”供电小区居民刘姐说。小集市以“微服务”推动“大文明”,实现环境整治与新风传递的双赢。
典型引领树新风点亮精神家园“航标灯”
街道深挖“平凡英雄”价值,让好人好事从“盆景”变“风景”。
“中国好人”代伟20年照顾空巢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外乡人王文胜扎根淮北后成为社区“编外主力”;“光明使者”孙燕飞28年坚守电力一线……街道通过道德讲堂、社区宣讲传递这些暖心故事,并孵化“时间银行”“新市民互助会”等志愿项目,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连锁效应。
文明为笔绘就幸福画卷。从阵地互联到情感共鸣,从月度赶集到邻里互助,从榜样选树到精神传承,东街道以文明实践为笔,绘就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生动画卷。这里的文明,是楼道的欢声笑语、集市的暖心互动,更是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温暖动力,为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梁卫华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