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相南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进监督,用监督的力度提升民生的温度,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紧盯民生工程,筑牢幸福根基。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民生工程直接关系群众生活品质。街道人大工委成立专项监督小组,把全过程、跟踪式监督贯穿民生实事项目始终。在惠苑路统建小区、陈庄老旧小区等改造过程中,代表们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居民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群众关于停车位规划、绿化布局等意见20余条,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督促整改。目前,小区改造已基本完工,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让居民拍手称赞:“人大代表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现在下楼散步都更舒心了!”
聚焦急难愁盼,回应群众关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街道人大工委主动作为,将其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代表们通过深入社区调查、蹲点调研等方式,掌握辖区车辆保有量、充电桩缺口等数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推动街道统筹规划,新增了公共停车位21个、7个电动车充电棚、2组充电桩。同时,对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物业管理等问题,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履职效能。为增强监督实效,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推出“线上+线下”双轨监督模式。线下设立“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每月固定时间接待群众来访;线上建立微信群,群众可随时发送上传问题线索。今年以来,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5条,推动解决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等民生问题28件。此外,还建立“监督—反馈—整改—评价”闭环机制,邀请群众参与整改效果评价,真正做到“群众出题、代表破题、效果由群众打分”。
“监督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下一步,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深化监督实效,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果,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