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家校社 合作育新人——相山区关工委联合多部门探索家庭教育新路径

2025-04-15 09:13    淮北新闻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相山区关工委牵手多个部门,用了不到5年时间,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从创新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切入,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

统筹规划

线上线下协同推进

2021年,相山区关工委牵头成立由教育专家、省级优秀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家庭教育宣讲团,制定《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区、镇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为解决家庭教育服务覆盖面不足的问题,相山区在全省率先创办“新时代家庭教育大讲堂”线上平台,采用“专家直播+互动答疑”的模式,每月推出两期内容,解读家庭教育热点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制作课件72讲,撰写文案55万字,覆盖5.06万户家庭,总点击量突破180万人次。2023年,该平台升级为“淮北市红星家教大讲堂”,覆盖面扩大到全市范围,单期最高点击量达8.2万次,实现了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

相山区先后在10所中小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家长沙龙”“亲子读书会”等活动,确定每周三为家长接待日,累计解决家庭教育问题1200余件,家校矛盾化解率达98%,形成“一校一特色”工作格局。在市第二实验小学指导站创新开设“家长夜校”,每月举办两次专题讲座,家长参与率达95%。在淮纺路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站创新实施“1+3”工作法(1个主题讲座+3项实践活动),家长满意率达98.6%。

精准发力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今年,相山区成立家庭教育和心理关爱指导中心,联合教育、司法等多部门资源,会同淮北市心理发展研究中心,构建了“1+N”协同育人模式,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20名,形成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

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相山区建立了“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携手区妇联举办“温暖童心”行动,组织留守儿童与“五老”志愿者结对子。为了更好地帮助流动家庭儿童融入城市生活,设计并推出“城市适应课程”,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和实践项目,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启动“小公民成长计划”,通过提供教育支持、心理辅导和社交活动,促进孩子们在学习、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及时有效帮助青少年群体解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指导中心特别开设了心理关爱热线,累计接听超过1500个咨询电话,为众多来电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专业建议。开发了“情绪管理十二法”课程,通过教授孩子们一系列实用的呼吸调节技巧,帮助他们在出现压力或情绪波动时进行自我调节。与专业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安全干预机制,确保学生在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能够及时和恰当处理;创新推出“家校心联卡”制度,做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8个区直部门联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策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工作格局;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家长委员会、指导站、班主任三级联动机制。在张集中学试点推行“家校共育积分制”,将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李瑛  徐梅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