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层群众矛盾,不能只解决矛盾,我们还要有系统观念。”“既有理论,又有实操,马善祥老师的课太有用了!”“这堂课很精彩,非常震撼,深受教育。”在相山区委党校举办的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学员们发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相山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聚焦”,积极发挥党校这一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有力推动干部教育工作发展。
聚焦多要素融合,推动办学治校规范有序。突出理论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努力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上下功夫,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占比达70%。注重党性教育。设置党章党规党纪、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课程,提升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真正使党校成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大熔炉。深挖阵地资源。围绕党性教育、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7个专题,打造完成钟源阁红色博物馆、徽香昱原早餐公司等现场教学基地,形成具有相山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体系。
聚焦多环节贯通、推动基本培训落地落实。培训体系突出“优”。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对培训对象进行全面摸排,坚持按需培训、点名调训和推荐调训相结合,确保应训尽训、全员覆盖。培训班次突出“全”。结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数量要求和“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质量要求,举办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共11期;乡村振兴培训班、经济发展培训班等专题培训35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下派干部培训班等短期培训27期,共培训党员干部10000余人。培训内容突出“实”。完善课程体系,突出“急需缺”和“实战化”特点,加大专题培训供给力度,使党的理论教育入脑入心、党性教育刻骨铭心、能力提升见行见效。
聚焦多主体保障,推动教学模式立体多元。“课内”结合“课外”。课内开发打造“信访案例”“舆情应急处理”等案例教学5个;课外在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创新开办学员论坛、专题辩论等课程,推动“要你学向主动学”转变。“线上”结合“线下”。线上利用安徽干部教育在线、智慧教室等平台直播举办“云培训”19期;线下采取“实践者变身讲解者”的方法,将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共产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27人吸纳到教学中来;持续完善党校教师讲理论、党员干部讲政策、先进典型讲经验的教学模式。“请来”结合“走出”。深化区域合作,邀请上海、合肥等地教授30人次来淮授课;组织科干班、中青班、经济发展培训班学员,赴海淀区委党校、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地教育培训,拓宽提升全区党员干部视野和专业能力。
聚焦多资源统筹,推动教学质量提质提效。开发优质培训课程。树立“一盘棋”理念,组织校内教师联合区直部门领导干部、一线工作者等,开发乡村振兴、舆情处理等特色教学专题6个。针对核心课程完善“教师竞课、集体备课、团队磨课、专家听课、学员评课”机制,着力打造优质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筑基”培养链条,打出外聘教授指导、跟班锻炼提高、外出考察学习“组合拳”。出台《主体班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利用线上评估系统,组织学员从政治立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5要素给授课教师打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加大从严治校力度。按照“四个标准”的要求,将从严治校要求贯彻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做到组织调训严,教职工带头严,学员管得严,制度措施严。
下一步,相山区将坚持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与省、市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实现“为党育才”由“量”到“质”转变、由“形”到“势”的提升,奋力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孙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