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采石场变形记

2025-11-28 09:38    淮北新闻网

自2019年3月烈山采石场启动生态修复工作以来,淮北市对城区周边废弃采石场的治理改造已走过六个春秋。如今,曾经的深坑绝壁、荒草丛生之地,已然蜕变为绿草如茵、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园,成为淮北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6年多时间里,靠近城区的废弃采石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深坑绝壁、荒废不堪的废矿场变得坡缓路平、绿草茵茵;不同种类观赏树的叶子有的翠绿、有的浅黄、有的泛红,五彩斑斓;亭台楼阁、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采石形成的断崖,有的安装了安全护栏,有的设置了攀登步梯,保障了游览安全;利用无人机从高空俯瞰,机动车道和游人步道相互交织,把场地分割成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区块,像是巨大面料上绣出的精美图案,那些为了防冻而涂白的树干,密密麻麻竟同刺绣的针脚有几分神似……如今,这些废弃采石场都有了响亮的新名字:公园。

淮北市的这些公园中,最早动工、最先开放的,是占地75万平方米的天街公园,由烈山和卧牛山及周围采石场连片修复而成,2019年开始施工,目前已成为淮北市近郊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是紧邻科教新城、占90万平方米的花山公园,它由花山四周散布的多个矿场治理修复而成。施工难度最大、目前尚未完全开放的,是占地32万平方米的泉山公园,由大山头西坡多个采石场修复而来,它的施工难度在于,要在近乎垂直的巨大断崖上开凿梯田式沟槽、客土回填、挂网喷播,实现断崖复绿。

一座石质山,从炮声不断、尘土飞扬的采石场,到禁炸禁采、归于平静的荒山;从裸骨露筋、满目疮痍的废矿,到花草遍地、绿树成荫的公园;从人人避之不及的污染源头,到群众争相前往的休闲胜地。淮北废弃采石场的六年变迁,是淮北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缩影,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一转变,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

如今,淮北市仍在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这些由废矿场蜕变而来的公园,正成为淮北城市发展的绿色名片,见证着这座城市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之路上的坚定步伐。

通讯员 郝士宝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