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警惕蚊媒传染病 小心“蚊”出没

2025-08-05 14:47    淮北新闻网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起来,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也显著增加。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提醒市民,要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积极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等预防举措,切实筑牢健康防线。

“蚊子虽小,却可能通过叮咬传播多种传染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大麻烦。”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告诉记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这三者均主要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截至目前,我市虽未发现埃及伊蚊,但处于白纹伊蚊(别称“花蚊子”)的活动范围之内。

预防蚊虫叮咬,即可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清积水、灭成蚊就是其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蚊子的生活周期有4个阶段,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虫。其中前三个阶段的生长,水是必不可缺的。因此,清除蚊子藏身地,首先就要清除积水。”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介绍,家中有积水的地方就是容易滋生蚊子的温床,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保持这些地方的干净、干燥,就能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因此,要定期检查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瓶罐等,防止积水;对于水养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储水容器应严密加盖;废旧轮胎应钻孔排水或遮盖,露天堆放的物品需用防雨布遮盖;养有观赏鱼的家庭,可以同时养一些食蚊鱼,通过吞食鱼缸内蚊子幼体孑孓,达到灭蚊效果。

夏季蚊子活动频繁,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时,都无处不在。所以,做好个人防护,也是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的重要举措。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表示,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白纹伊蚊活跃时段,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暴露部位和衣服上喷涂含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或驱蚊花露水,并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在家中,要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可采取电蚊拍或灭蚊灯等物理措施防蚊灭蚊,也可以使用电热蚊香液、蚊香等化学手段灭蚊。

暑期是出游的高峰期。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出行前要查询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记者詹岩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