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的汤底,滑润的口感,一碗淮北烫面在打开味蕾的同时,又如何解锁一方产业?继我市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座谈会后,3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郭顺堂教授率领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科研团队为我市烫面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淮北烫面,根植于黄淮平原的千年农耕智慧,是皖北饮食文化的活态见证。其雏形可追溯至唐代贞观年间,农人为节省耕作时间,将面团压制成薄片晾晒,制成最早的“速食面坯”。至明代,随着豫鲁移民技艺交融与本地物产结合,烫面工艺臻于成熟。
郭顺堂一行先后来到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念品食品有限公司,品尝烫面、参观工厂。他认为,淮北烫面发展壮大优势明显,本地丰富的小麦、玉米资源为发展烫面产业提供了基础原料,可实现就近取材、降低成本。“壮大烫面产业,做好原料端、产品端和市场端的统筹工作是基础,实现原料标准化、工艺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是关键。应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开发‘大众’口味的烫面产品和‘小众’口味的功能型烫面产品,‘三端’齐发力,共同推进淮北烫面产业发展。”郭顺堂说。
近年来,淮北烫面产业发展迅速,代表性企业之一的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冲泡型烫面等创新产品,市场反响良好。2024年,该公司烫面产品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今年1月至2月销售额已突破300余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
“推动淮北烫面产业发展,需步步为营。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依此迈向规模化;达成规模化后,全力推进市场化。同时,对全市几百家烫面店统一升级,全方位提升烫面档次,以此带动产业繁荣发展。”旭源食品董事长黄旭远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次专家对淮北烫面产业“把脉”,开出了发展“良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政府、专家、企业的携手努力下,淮北烫面有望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市场,成为拉动地方经济、传播地域文化的闪亮名片,书写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见习记者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