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杜集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诉源治理,通过“三个转变”,不断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建设。今年以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及其他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00余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92件(其中信访案件44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推动前端排查,转“被动应对”变“主动作为”。杜集区建立以村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驻村民警为骨干,以“法律明白人”、党员志愿者等为辅助的“4+N”矛盾纠纷排查队伍,常态化开展定期排查,严格落实“村级每周一次、镇级每半月一次、区级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主动上门“找矛盾”而不是坐在室内“等矛盾”,做到关口前移、防范为先。矿山集街道杜集社区创新设置“红板凳议事会”,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摸排、收集矛盾纠纷线索,更是将“流动红板凳”搬到群众家中,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收集矛盾纠纷隐患。
强化中端化解,转“按部就班”变“深耕善治”。巧用分级化解模式,发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作用,简易纠纷化解在小组、一般纠纷化解在村(社区)、复杂纠纷化解在镇(街道)。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书记说事室、农家法治书屋等阵地,发挥“三官一员一律”作用,多方力量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纠纷。善用法律服务资源,发挥依法解纷作用,在村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将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12348安徽法网等予以公示,部分中心可以直接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视频连线,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重视末端教化,转“一元治理”为“共享共治”。矛盾纠纷化解完毕,回访当事人满意,并不是终极目标。通过“法”与“德”的育化,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纠纷的滋生,才是最终的目的。杜集区抓住法治教育关键点,建立以“三官一员一律”为主、“法律明白人”为辅的普法宣传队伍,壮大普法志愿者力量,开展法治宣讲、法治讲座、法治知识比赛、“以案释法”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抓准德治培育着力点,朔里镇段庄村以乡村振兴超市为平台,将志愿服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善行义举、红白事简办等内容纳入积分兑换管理,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弘扬美德。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周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