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城市强。“十四五”期间,濉溪县文艺事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耕地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强化人才培养,深化惠民服务,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文艺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思想引领,把准文艺发展方向盘。濉溪县文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累计开展专题研讨、辅导讲座、文艺宣讲30余场,覆盖会员和群众8000余人次。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节点,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策划开展“百年辉煌·濉溪印记”“艺心为人民·讴歌新时代”优秀戏剧曲艺作品展演等主题文艺活动,引导创作者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洪流,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深耕地域文化,打造文艺创作新标杆。立足濉溪戏剧曲艺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出版《夏派唢呐研究与传承》《淮北花鼓戏研究与传承》等学术著作4部,夯实理论研究基础。精心打磨的红色题材淮北坠子《小推车的故事》在“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荣获“最佳剧目”奖;淮北梆子戏《为了这一天》、泗州戏小戏《水莲姑娘》分获第四届、第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金奖和银奖,彰显了濉溪文艺创作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培育人才梯队,激活文艺事业源头活水。濉溪县实施“文艺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健全会员发展管理服务机制,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格局。依托文化馆、文学馆等平台,邀请知名艺术家来濉交流,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超百期,以“一对一”辅导、改稿会等形式培训基层文艺爱好者5000余人次,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青年骨干崭露头角。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五进”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深入基层200余场;策划举办“情浓皖北·艺展华章”五县一区书画联展、“大美濉溪·有凤来栖”摄影展等展示活动,累计展出作品1600余件。组织跨区域交流活动12次,参与全国性文艺研讨、展演6次,有效拓宽了人才视野。
坚持文艺惠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戏曲展演、文艺作品展等活动300余场,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创新“菜单式”文艺服务,开展“翰墨寄福·笔绘前程”公益行,为群众免费拍摄全家福500余张,送戏曲下乡60余场。举办“艺心向党·文化润民”文学艺术作品展,呈现书画、泥塑、剪纸及古琴、唢呐表演,让高质量文化服务直达基层。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深入乡村采风创作,聚焦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30余件,以文化浸润助力乡风文明。
深化开放合作,扩大濉溪文艺影响力。主动对接中国曲艺家协会等国家级文艺团体,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机制。邀请国家级艺术家对本土作品进行精准打磨,举办名家讲座、创作研讨会,邀请姜昆、周靖等名家献艺,提升本土创作水准。成功承办中国曲协“送欢笑”走进濉溪惠民演出、“致敬程派经典”纪念程砚秋诞辰120周年名家票友演出、2024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全国打谱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国老年书画展、首届《安徽诗人》年度诗歌奖颁奖盛典等具有影响力的文艺活动,持续擦亮“嵇康故里、琴韵酒乡”文化品牌。
站在新起点,面向“十五五”,濉溪县文艺战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精品创作,强化人才支撑,深化惠民服务,推动文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濉溪新篇章贡献更为坚实的文艺力量。
■记者肖干通讯员陆荣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