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娶个媳妇,彩礼加上酒席,差不多得要20万元。现在好了,孩子参加镇里的集体婚礼,省心又省钱。”提起儿子的婚事,南坪镇任集村村民王传友连连称赞。这一转变,是该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移风易俗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年来,南坪镇党委直面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积极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定职责、定民约”夯实工作基础,让文明乡风渐入人心。
全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群众,上门讲解政策、疏导情绪。镇党政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在已举办的三场集体婚礼中,共有23对新人以“零彩礼”“低彩礼”“简仪式”的方式喜结连理,镇党委书记担任证婚人。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婚礼,逐渐成为村里年轻人向往的新模式。
针对在婚丧事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总”“红娘”等关键人群,南坪镇精心遴选107人,组建“新风带头人”队伍,用朴实的乡音俚语传播新理念,用身边事例教育感化身边人。黄沟村村委会副主任、资深“大总”杨青坦言,从事婚丧司仪十余年,如今观念已彻底转变,“过去觉得场面大才有面子,现在能帮乡亲们省下钱,心里反而更踏实。”
“彩礼最高不超过8万元,宴席规模控制在10桌以内……”在南坪镇各村村委会的公示栏里,清晰明了的《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引人注目。这些标准是在镇里统一指导下,经过村民会议充分讨论、民主表决后纳入村规民约的条款。当地还探索推行“两定两评两公开”工作法,公开表扬先进、曝光反面典型。各村由村委会牵头,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成立移风易俗“监督队”,主动上门服务,全程跟踪劝导。
一系列扎实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据南坪镇有关同志介绍,目前,全镇结婚彩礼平均金额较以往下降超过50%,婚礼平均花费减少1万元,丧葬成本降低约30%。人情消费的负担减轻后,村民们得以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生产发展中。“以前总想着攒钱给儿子娶媳妇,现在这笔钱可以用来扩大种植、盖新大棚,感觉日子更有盼头了。”南坪镇种粮大户蒋永艳的一席话,道出了移风易俗带来的深层积极影响:邻里之间比排场、比彩礼的少了,比发展、比孝道、比和谐的多了;村干部处理婚丧纠纷的事务性工作减少了,谋划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的时间增多了。
与此同时,南坪镇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尚。“移风易俗绝非一时之功,必须依靠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让文明乡风深深扎根、持久绽放。”南坪镇党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巩固和拓展移风易俗成果,让“组织有力、民风淳朴、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在南坪镇全面铺展。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邹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