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水平 “答”出担当 “改”出成效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政府购买服务专题询问会议侧记

2025-10-30 11:02    淮北新闻网

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社会活力,以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走深走实。10月23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政府购买服务及第三方服务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通过实践探索持续优化询问路径、丰富询问内涵、增强询问实效,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心筹备“问”前做足功课

专题询问能否“问到点子上”,取决于前期调研是否扎实。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濉溪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县中心工作,聚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公共资源使用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将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及第三方服务管理情况专题询问纳入2025年工作要点,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方案。通过专题调研、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征集相关问题并确定询问题目。

10月22日,濉溪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政府购买服务及第三方服务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这一系列周密的前期工作,确保了询问环节能够直击要害、有的放矢。

直面问题“答”询彰显担当

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原因,理清工作思路,找准改进方向,10月23日,濉溪县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以专题询问的方式,继续审议政府专项报告,并进行现场测评。

“请问县财政局,我县政府购买服务和第三方服务的基本情况如何,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加强管理?”询问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吴翔率先发问,拉开了专题询问的序幕。

活动中,濉溪县人大常委会13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接连提问,问题“刀刃向内、对症下药”,直指管理中的难点与痛点。面对询问,县财政局、市场监管局、自规局等12家相关单位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逐一正面应答,详细阐述现状、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思路,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人大监督的刚性与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

“这是人大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重要方式,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濉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淮北市委常委、濉溪县委书记黄韡指出,此次专题询问选题精准、准备充分、正当其时,特别是问题找得比较深比较实,问出了责任、问出了痛处、问出了担当,达到了合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科学规范的目的。

黄韡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认识从实、举措扎实、作风严实,把握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时代要求,精准破解政府购买服务的顽瘴痼疾,坚决纠治政府购买服务的作风积弊。要充分认识到政府购买服务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聚焦扩力量、理存量、控增量、提质量,明确“谁来买”的体制机制,把牢“买什么”的原则底线,规范“怎么买”的流程机制,算清“买得值”的目标效益。对标对表抓落实、高质高效促转化、从严从实转作风,加强跟踪监督,推动以询促改、以询促进,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

濉溪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进表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公共服务质效、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将全面认领问题,落实清单管理,全程跟踪问效,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升政府购买服务整体质量,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闭环监督“改”出务实成效

“专题询问重点在‘问’,关键在‘答’,目的在‘改’。”濉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灵点明了此次活动的核心要义。

为确保询问不止于“一问一答”,真正实现“改”出成效,县人大常委会将对调研和询问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交予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并通过“双月回访”、满意度测评、结果运用等方式进行闭环监督,持续跟踪问效,推动政府购买行为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更高效。

此次专题询问是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缩影。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就“推动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等主题开展专项询问,一年一个切口,打通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推动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往深了改、往实里去,不断激发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刘聪 宋驰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