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近年来,我们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紧扣‘濉溪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濉溪更有为’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核心职责,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青春动能。”10月13日,在接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共青团濉溪县委书记周开济表示。
紧扣服务青年工作生命线,把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向全域推进。周开济介绍,团濉溪县委充分发挥商协会“好帮手”作用,举办2025年濉溪县青年创新创业新春年会,为300余名青年企业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青创会客厅”“青创沙龙”“青创茶叙”等小型化、精准化交流活动20场次,服务创业青年近千人次。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实施“青创导师”制度,聘请8名导师开展精准帮扶。承接安徽省青年专家(博士)助农服务团活动,遴选102名专家为濉溪农业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指导。深化“银团合作”,为青年创业企业授信6亿元,解决资金难题。创新打造“肉牛养殖”“草莓种植”“渔业养殖”等13个团办青年社团,常态化联系“新农人”150余人。积极对接长三角城市,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徐州市贾汪区团委长期共建,建立首个在沪“在外濉溪青年之家”,为在外濉溪籍企业家提供温馨港湾。引导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会员规模达到141家,2024年会员企业税收贡献超3.11亿元,带动地方新增就业超600人;标王农牧、米悦门业、柳丰种业等20余家会员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省级以上荣誉。
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闭环”的工作新格局,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保障青年来濉溪实践、就业、逐梦。周开济告诉记者,自濉溪县成功入选安徽省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体现青春元素,青年教育、住房、婚恋交友、健康等方面均有提升。发布《在濉青年一本通1.0》,将青年迫切需要的办事服务信息汇编成册,着力解决濉溪青年关切的“医食住行”难题。建设运营“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濉求职、创业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政策咨询、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贯彻落实“一专一站两联”青年联系制度,畅通青年反映问题渠道,围绕创业、婚恋等主题开展调研,形成3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与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签订框架共建协议,成立“悦心驿站”。打造“青鸿归乡筑梦濉溪”品牌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以来,吸引300余名大学生返乡开展见习实习、课题调研、志愿服务。高质量组织承办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400余名大学生和35个高校团队开展专项实践和技术支持活动。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深化“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品牌建设,依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动员广大青年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濉之宣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文明实践类金奖,“少年话兵语”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七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文明实践金奖。打造“一杯青茶”基层治理品牌,设立“青心茶室”,打造青年网格员、司法干警、律师、企业家等相互协作的基层青年治理体系。
对标青少年成长发展需求,构建“预防+保障+救助”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周开济表示,团县委以“守护权益、精准帮扶”为目标,在县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趣味普法课堂,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模拟法庭、“团团普法”活动,提高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提升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擦亮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项目品牌,扎实开展“语润新芽”项目等帮扶活动,让困境青少年感受到党的温暖。近三年,团县委与县内企业对接,筹集款项270万余元,筹资助学894名准大学生。春节、六一期间,慰问困境青少年555人,面向全县困难青少年征集“微心愿”251个,为困境青少年送达“暖冬包裹”,全力为青少年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预计今年通过实施“焕新乐园”公益项目,改造“希望小屋”50间,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互动,让小屋成为“成长加油站”,助力青少年勇敢逐梦、向阳而生。
在不断巩固传统领域团建的同时,新兴领域团的建设“两个覆盖”,也是共青团夯实组织基础、延伸工作手臂的重要抓手。周开济介绍,团县委以强化组织覆盖与服务效能为核心,深化“两企三新”领域突破与“青年之家”阵地运营。推行“差异化建团”策略,在全县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1063个,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125个,实现组织覆盖精准落地。持续开展“暖蜂行动”关爱快递小哥活动,设立“小哥驿站”,提供饮水、充电、休憩等便捷服务,让“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结合“青年夜校”“微光”公益课堂等品牌服务项目,夯实“青年之家”阵地建设,五沟镇团委“五彩小雨伞”青年之家项目获评全省一等奖。实施“青春铸魂”工程,深化“溪有青年说”品牌建设,用“青年青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近三年,举办“青马工程”、团干部培训、团干部座谈会等活动20余场次,覆盖团干部300余人。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培养红领巾讲解员125名,开展红色宣讲百余场。发展团员8730名,规范“三会两制一课”,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构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组织2025年新任职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工委主任培训,推动“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落实落地。全县5名青年和2个集体入选2025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省新时代青年先锋、省“两红两优”,县实验小学阳光中队等5个少先队中队被命名为全国红领巾中队,县第一实验学校杨萍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县委将继续围绕全县发展大局,深化思想政治引领,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全县青年工作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濉溪‘保十争百’广泛凝聚青春力量。”谈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周开济信心满怀。
■记者肖干通讯员刘冠群张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