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桥镇“共富梦工场”拓宽强村富民路

2025-09-05 09:12    淮北新闻网

王堰村带动周边发展40亩白玉蜗牛养殖,杨庄村盘活闲置资源推行“村企联建”吸纳用工80人,“就业课堂”为脱贫劳动力、留守妇女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300余人次……试点打造“共富梦工场”以来,濉溪县刘桥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破解农村“就业难”与产业“招工难”的双向困境,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奋力打开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共富新格局。

多元融合强根基,延伸链条增效益。刘桥镇“共富梦工场”通过多元化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延伸,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王堰村“共富梦工场”依托“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以白玉蜗牛特色养殖为主导,建成3400平方米恒温恒湿养殖大棚,年产出超千万只;配套发展21座蔬菜大棚,创新实践“种养一体”循环农业模式,利用蔬菜剩余物养殖蜗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积极引入精深加工,开发碳烤蜗牛、速食、蜗牛酱等产品,并创新打造蜗牛宠物品牌,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王堰村的成功经验产生良好辐射效应,带动周边两村发展40亩白玉蜗牛养殖,预计增收15万元以上。杨庄村“共富梦工场”则着力盘活闲置资源,利用废弃砖窑厂10亩建设用地,建成6000平方米标准厂房,通过“村企联建”模式引入安徽莎特针织品有限公司,吸纳用工80人,2024年实现产值1500万,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2000万。

精准服务拓渠道,技能提升稳岗位。刘桥镇“共富梦工场”高度重视就业服务与技能提升,致力于将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蜗牛养殖加工、蔬菜种植、针织品生产等各产业项目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满足了不同村民的多元化就业需求,已成功帮助95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稳定就业。为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刘桥镇定期开展“就业信息村村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村收集就业意向与需求,通过乡村广播等载体广泛发布岗位信息,实现精准高效对接。同时,刘桥镇开设“就业课堂”,为脱贫劳动力、留守妇女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6期,覆盖300余人次;并在企业设立“党员技能示范岗”,组织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现场观摩学习,开展技术传帮带。此外,针对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还定向提供岗位,实施个性化就业帮扶。

收入结构多元化,共享发展惠农家。刘桥镇“共富梦工场”有效带动了村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和收入结构的根本性优化。村民从过去依赖单一的土地务农收入,转变为拥有“土地流转租金+股份分红+务工工资”的多元稳定收入组合。在王堰村“共富梦工场”,57户村民以36.7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28户村民以8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村民分红达10.69万元,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使得村集体有能力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村民,自2024年以来,杨庄村累计为老百姓代缴治安保险、医疗保险共25万余元,发放分红及奖励11.3万余元,让村民切切实实享受到“共富梦工场”带来的实惠。生动诠释了在“家门口”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实现村民增收、集体壮大、活力涌动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当地将聚焦“共富梦工场”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拓展特色产业门类,深化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就业精准服务,夯实群众增收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戴梦茹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