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近年来,濉溪县刘桥镇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为核心,多维度筑牢粮食生产“命根子”,通过制度创新、政企协同、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构建耕地保护立体网络。
以案促改,织密违法用地网络监管。刘桥镇以违法用地整改为切入点,建立“主动担责—溯源倒查—联动治理”机制,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耕地保护台账,实行“季度分片巡查+不定期抽查”模式,对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从严追责问责,同步推进土地找回工作。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监管态势,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用地行为。
政企联动,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刘桥镇联合恒源煤电公司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采煤沉陷地实施土地复垦工程,通过科学土壤改良恢复土地肥力,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稳中有进;同步引入监理公司对土壤回填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管,对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履约保证金扣除与责任人追责制度。该模式既破解了矿区土地修复难题,又实现了“沉陷地变良田”的生态经济双赢,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土地根基。
科技赋能,激活粮食增产内生动力。保障粮食安全,广大农民是主体,有钱赚,才有种粮的积极性。刘桥镇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刘桥村、杨庄村黑小麦“济紫麦2号”亩产增收100多斤,回收价格每斤高0.2元,土地收入效益大幅提升。实施河道清淤水利工程,降低旱涝灾害风险;对接金融机构落地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策”组合拳,全方位保障粮食产能提升,极大地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设立土地咨询台,利用镇村两级广播等平台,大力宣传相关典型案例、法律知识,在全镇营造关注耕地保护、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记者 王守明 通讯员 王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