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德馨于行”的担当,怀揣着“技精于勤”的执着,多年来,濉溪县人民医院在守护百姓健康的征程上,书写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德技双馨”答卷,一批批以仁心护佑生命、医术精进不止的医师们在相城大地上崭露头角、发光发热。
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濉溪县人民医院于8月16日上午,举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向坚守在医疗服务各条战线的医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激励大家心向党、跟党走,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大会现场,全体人员共同见证了激动人心的表彰时刻:四级手术收治之星、微创手术之星、介入治疗之星、危重抢救之星、2025年度“十佳医生”荣誉获得者,院内急救技能竞赛、2025年上半年优秀病历评选获奖者分别上台领取证书。
每一项荣誉,都是日复一日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结晶;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坚定守护。颁奖的那一刻,闪光灯集聚台上,是丰收的喜悦,是努力后的欣慰,是对奉献的肯定……一切都融入时间的齿轮,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
“基层医护人员是距离百姓最近的队伍,要成为乡亲们坚实的‘健康靠山’。”“医德的温度就是生命的温度。凌晨监护仪报警声、深夜实验室的危急值检验报告、一项项新技术的开展,都见证着我们的坚守。”村医代表濉溪镇分院蒙村卫生室徐梦婷、“十佳医生”获奖代表新生儿科王波二人的发言触人心弦,引发共鸣。
医道漫漫,既有技术攻坚的硬仗,也有服务群众的细活。只要广大医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攻不下的关。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吴亮在讲话中,结合全县卫生健康工作的整体布局,对医院提出三点期望:以“三个一”暖心服务为抓手,推动医疗服务从“满意”向“感动”升级。以医共体建设为纽带,构建“县域一体、上下联动”的健康网络。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打造“技术过硬、学科领先”的区域标杆。
濉溪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发武在主持大会时说:“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是对医者使命的精准诠释。我们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锤炼医术的同时涵养医德,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而这份践行,始终得到上级部门的引领与鞭策,让我们在‘德为基、技为翼’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濉溪县人民医院院长侯晋在采访中说:“医疗服务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流程优化的“便捷度”,更在于对患者需求的感知力。要始终坚持‘三个一’暖心服务理念,即多一点微笑、多一句问候、多一句解答,跳出‘完成服务指标’的思维,从患者视角重构服务链条。”
让奋斗者获荣光、实干者得尊崇;搭建成长阶梯,让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每一次精进都有舞台。
唯有持续为医院发展赋能、为医师成长护航,才能筑牢卫健事业的根基。
近年来,濉溪县医院驶入发展快车道,院区装修改造升级、分院建成投用,就诊环境愈发舒适、人性化设施日趋完善、医疗技术持续精进。这份发展与突破的背后,凝结着全院医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执着坚守,彰显了我市医疗卫生体系服务百姓健康的扎实成效。
今年上半年,全院秉持“三到服务”“三个一服务”理念,交出了一份饱含汗水的答卷:诊疗人次同比增长4.7%,县外住院占比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成功实施5例高难度心脏大外科手术,2024年以来累计达8例;聚焦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人”原则,推行行政职能科室、医技科室职工竞聘上岗制度,整合优化47人,下沉乡镇卫生院及其他相关科室;开展中层干部竞聘测评,完成行政职能科室25个管理岗竞聘;深入推进“暖心服务”工程,让就医之路少了隔阂、多了温度。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群众日渐深厚的信任。
用精湛的医术筑牢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堡垒,濉溪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师们一直在努力!




通讯员 穆廷法/文
记者 黄鹤鸣
通讯员 高雪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