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双堆集镇推深做实“小推车”志愿服务

2025-08-14 16:17    淮北新闻网

 

一位位“志愿红”点缀乡村,成为靓丽风景;一个个暖心场景、一件件感人实事,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乡风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濉溪县双堆集镇依托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立“小推车”志愿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组建巾帼、普法、农技、医护、教师、五老、救援等28支志愿服务队,汇聚1200余名志愿者。他们以传承“小推车”红色文化为己任,将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新动力。在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濉溪县“小推车”志愿服务队获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助力乡村振兴架起“连心桥”

志愿服务架起乡村资源互通桥梁,双堆集镇“小推车”志愿服务中心通过推动文化科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和谐使者”调解队伍。“小推车”志愿者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调解、纠纷化解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村庄、萌芽状态和诉讼之外。每年邀请在外人才、企业家开展“情系双堆集·共建新农村”座谈联谊活动,动员更多在外人才关注家乡发展、服务家乡建设、返乡创业。组建“小推车”理论宣讲队,以理论宣讲、文艺说唱、交流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宣讲、“零距离”接触,通过说政策、话改革、赞发展、颂美德,让宣讲内容生动鲜活、合情入理,实现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效果。

锚定特殊群体编织“幸福网”

双堆集镇“小推车”志愿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各方志愿力量,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体开展精细化服务,让基层治理充满温度。

双堆集中心学校定期组织师生走进卢沟敬老院,通过包饺子、剪指甲、叠被褥、打扫卫生等行动传递关爱;双堆、三和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走进村庄、走上街头,开展心理疏导、健康义诊、医疗咨询等服务,为村民撑起健康“保护伞”;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王宗宽牵头“五老”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开展励志教育,为贫困家庭儿童、留守儿童送文具,呵护成长;普法志愿者深入村庄,针对性讲解未成年人保护、老年防诈等法律知识……从物资帮扶到健康守护再到法治护航,“小推车”志愿服务既解弱势群体燃眉之急,更让基层治理精准高效。

聚焦急难愁盼打造“直通车”

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双堆集镇“小推车”志愿服务中心紧盯民生诉求,搭建志愿服务下沉平台,让“精准服务”直达群众身边。

双堆集镇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中心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产实践,实现全镇优良品种、机械播种、科技指导“三个全覆盖”;9名农业科技人员分片包村,在关键农事节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零距离”技术指导,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巾帼志愿者联合“科技顾问”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经营难题,鼓励她们留乡创业;通过“创业培训”“新型农民培训”,为群众量身定制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课程,200余名村民熟练掌握1-3门致富技术,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土专家”和致富“领头雁”……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让志愿服务成为民生保障的“暖心补充”。

夯实安全救护撑起“保护伞”

安全是民生底线,双堆集镇“小推车”志愿服务中心整合消防救援和红十字应急救援力量,通过安全救护宣教提升群众防护能力,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镇红十字救援队走进中小学校,讲解心肺复苏、外伤包扎、急救电话拨打等知识,提升师生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防救援队深入消防重点企业,结合典型案例宣讲消防法规、安全知识和隐患排查技巧,筑牢企业消防安全防线;双堆供电所组织志愿者到留守老人家中,讲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提醒避免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设备等风险。沉浸式体验让群众对急救知识从“知道”变“会用”,为生命安全加筑防线;“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详细讲解非法集资的隐蔽性、危害性,并提醒群众远离一切非正规的金融业务,切实提高自身反诈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以亲情关怀不失爱、全力保障不失管、智力扶贫不失学、立德树人不失志为工作目标,“五老”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让未成年人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通过持续深化志愿服务行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用源源不断的志愿力量,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添砖加瓦。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范胜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