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濉溪县医保局聚焦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需求,通过精准识别身份、分类资助参保、提高待遇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等系列举措,扎实推进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切实为低收入群体减轻医疗负担。
精准识别是救助帮扶的基础。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送达,濉溪县医保局强化与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获取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人口等各类低收入人口名单,及时录入医保系统进行身份标识。截至6月底,已完成37805名低收入人口的身份属性标识,为后续精准施策筑牢数据基础。
基于精准识别的基础数据,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得以精准落地。针对不同类型低收入人口的实际情况,县医保局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分类资助政策。截至6月底,医疗救助基金已为32830名低收入人口提供参保资助,资助金额达1142.93万元,确保低收入群体“应保尽保”。
在确保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医保待遇水平的提升让保障更有力度。在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大病保险对低收入人口实施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提高等倾斜政策;医疗救助进一步强化托底保障功能,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让低收入人口享受更实在的医保红利。
除了待遇上的倾斜,服务流程的优化让低收入人口就医体验更便捷。在县域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住院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经基层首诊转诊的相关群体在市域内定点医院住院无需缴纳押金,出院时仅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费用。同时,“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出院时“只付自付部分”,各类医保费用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后与医保部门结算,避免低收入人口因筹集资金耽误治疗。
一系列举措的落地,让濉溪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更有保障,医疗负担持续减轻,筑牢了民生保障的底线。
见习记者 傅天一 通讯员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