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获悉,上半年,濉溪县坚持目标导向,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空气质量、水环境治理、土壤安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指标改善明显。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施策长效显著。截至6月底,全县PM_2.5平均浓度4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9%;PM_10平均浓度8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12%;空气质量优良率70.2%,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实现“两降一升”。实施“五位一体”精准治理,利用在线监控、走航溯源等技术手段,锁定高值点位,形成“监测—溯源—整改”闭环管理,实现科学控气;强化重点扬尘源清单管理,落实“六个百分百”措施,实现精准控尘;多部门联合开展重型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50余辆,实现严格控车;动态清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和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完成恒力电业2台0.6万千瓦机组退出,实现长效控煤;落实秸秆禁烧网格化巡查,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实现全面控烧。
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综合治理体系完善。1至6月,国控沱河后常桥、浍河东坪集、澥河李大桥闸断面水质均为III类,水质优良率100%(扣除氟化物影响);省控、市控断面均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开展河湖沟塘清理行动,完成224个入河排污口排查和阶段性治理。县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并稳定运行,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调试运行。定期监测水源地、主要河流断面和36条支沟支流,通报数据压实责任。与4个相邻县(市、区)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实现协同攻坚。积极谋划争取上级资金,澥河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项目和淮北市沱河(入境段)干支流水质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总投资1.4亿余元。
土壤环境安全稳定,风险防控体系健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防范土壤污染风险。全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无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地块。动态更新2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完成3家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建立21个重点建设用地调查台账。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