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登上人文讲堂让文明新风传播更接地气聚人气

2025-06-12 08:18    淮北新闻网

“大总”牵线话文明,“中国好人”传新风。6月6日,由市社科联主办的“大总接力说新风好人领航筑文明”淮北人文讲堂,在濉溪县濉河公园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开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聚人气。

以小载体讲活大道理,让文明新风从讲堂走向街巷。活动中,“中国好人”陈文章结合帮村民劝和家庭矛盾、促成婚事简办省彩礼等鲜活案例,把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理论政策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大白话,听众纷纷表示坐得住、听得进,大家愿听、想听、喜欢听。

在皖北乡村,群众在办理婚丧嫁娶、喜庆事宜传统习俗中,往往有一个名叫“大总”的特殊岗位,一般由一名在当地影响力强、威信高、口才好、社会阅历丰富、谋事周密细致,对本地风俗习惯比较熟悉的人担任,职责是出面张罗各项事宜,从事组织协调工作,俗称“操办事的”。濉溪县第四届“我是大总”擂台赛收官以来,“大总”这一群体成为文明传播的“活招牌”。市社科联聚焦基层需求,将“大总”品牌纳入“人文讲堂”理论传播矩阵,联合濉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等单位,充分动员“大总”群体,打造“社科理论+本土典型”的宣讲模式。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市社科联推动“人文讲堂”与基层文明实践品牌融合的创新尝试,延续了“我是大总”擂台赛热度,将“大总说新风”与“好人说彩礼”项目串联,形成“本土典型+专项议题”的传播矩阵。同时,依托社科普及基地平台,整合好人志愿联合会等社会力量,推动“理论传播—文化浸润—实践转化”的闭环落地,让受众在掌声、笑声中了解大政方针政策,有滋有味,催人奋进。

濉溪县临涣镇是一个有近十万人口的大镇,土地纠纷、彩礼纠纷、家庭纠纷等大事小情,经常让司法所和调解中心忙得不可开交。1994年,镇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陈文章把调解搬到现场、搬到地头、搬到茶馆,被群众誉为“陈铁嘴”。他还经常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开展义务宣传,到临涣镇各个茶馆进行民俗文化宣讲,在村组、企业以及学校等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群众红白事简办,切实减轻农村群众人情往来负担,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参与创新的“一杯茶调解法”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乡村小喇叭”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今年1月,陈文章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我市第181位“中国好人”。

记者肖干通讯员郭伟伟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