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临涣镇创新打造“‘临’里邻居”党建品牌 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成效

2025-05-15 09:12    淮北新闻网

今年4月,濉溪县临涣镇临涣村的宁静,被一场因院墙而起的纠纷打破:村民张永福坚守着祖辈留下的土地界线,语气中满是执拗:“这地界,我爹那辈就垒了石头,凭啥要我让?”陈华东也坚持着自己的理由:“你家院墙拐角突出来半米,我上次拉化肥没撇过去,差点翻车……”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陷入僵局。

“永福叔,华东哥,你们听我一句劝,这院墙一堵,拖拉机都进不了田,回头收庄稼可咋办?”听闻此事,临涣镇首批“临”里邻居委员会成员刘雪晴立即到场,手持卷尺穿梭在巷道间,试图解开这场关乎两户村民生产生活的矛盾“死结”。关键时刻,张永福老伴一句“雪晴不会偏着谁”,点出了“‘临’里邻居”党建品牌的核心——以“熟人治理”打破坚冰,用“情感纽带”搭建沟通桥梁,让纠纷双方迅速冷静下来,听从劝解。

“院墙内移30公分,外墙退20公分,空地处种柿树……”不多时,刘雪晴拿出既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又蕴含着乡村独有的温情与浪漫的调解方案。当事双方全盘接受,握手言和。

在乡村治理的宏大叙事中,作为“一杯茶”调解工作法的发源地,临涣镇干部群众坚持党建引领,以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实践,创建“‘临’里邻居”党建品牌,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鲜活的本土内涵,勾勒出一幅邻里和睦、治理有效的动人乡村画卷:组建“党员先锋+乡贤能人+志愿骨干”的“临”里邻居委员会队伍,党组织的影响力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一个农家院落。委员会成员的选聘,能力固然重要,但更看重在村民中的口碑。他们摒弃生硬的说教,以真心换真心,用“铁脚板”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深入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求;用温暖的“热乎话”解读政策,让村民听得懂、能理解,在家长里短中编织起一张细密的基层治理网络。如今,在临涣镇,“议事堂前讲政策,柿子树下话乡情”已成为乡村生活的常态。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临”里邻居委员会成员秉持着“急事现场办、难事联席办、大事协商办”的原则,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关键小事”,桩桩件件都关乎着村民的生活冷暖,累计成功化解类似纠纷47起。通过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党支部”的严密组织架构,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得以充分彰显;吸纳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威信高、办事能力强的村民代表,组建“临”里邻居委员会,形成“熟人管闲事、能人办成事”的良好治理格局;推行“早碰头、午串门、晚汇总”的高效工作法,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温暖关怀送到村民心坎上……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成效。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万子康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