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将公安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深化公安“大服务”格局建设,提优升级服务保障能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4月23日,濉溪县公安局召开“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与亮眼数据展现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作为,传递公安机关持续优化服务、护航发展的坚定决心。
——优化便民利企举措,深化政务服务管理改革。濉溪县公安局本着便民利企的原则,持续推进公安窗口服务集成建设,积极争取场地、设备等资源配备,主动融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全县10个派出所综合窗口进驻县(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窗通办”标准体系,赋权通办服务事项30余项,涉及治安、户政、车驾管等高频事项。加快推动公安交管政务服务集中进驻南坪派出所,方便南部居民办理交管业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公安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确保群众“只进一次门,办成所有事”。配置“值日警官”在大厅不间断巡逻,处理群众疑难问题,日均解决复杂事项20余件。针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累计服务50人次。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节假日实行“不打烊”服务,高频业务开通节假日办件窗口,今年以来办理450余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为500余人提供“无证明”服务。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全面推广,积极推行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累计快处2000余起轻微交通事故。县车管所对企业一次有10辆车以上办证需求的,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减少企业排队等候办理时间。落实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新生儿入户等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全国通办”,实现“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致体验”,为群众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强化法治护商保障,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健全涉企执法过程监督机制,成立案件受立案中心,完善全量接警、精准分流、系统督导等举措,统一涉企警情定性、受案标准和释法说理。健全异地办案协作审查机制,明确异地办案协作“办案手续不规范不受理、案件定性存疑不受理、有逐利性选择性执法倾向不受理”的审核标准,完善事前“双向告知”、事中监督指导、事后复核纠误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健全涉案财物闭环管理机制,紧盯重点环节,细化“阳光冻结”“精准冻结”等制度,实时监测涉案财物“接收、入库、保管、处置”轨迹,实现全流程监督预警、闭环式风险管控。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全面审核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在保安服务、旅馆业、民爆物品使用行业等领域推行“无事不扰”综合监管、信用监管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降低检查频次、提升监管效能。
——以“警心”换“企兴”,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持续开展“益企濉行”为企服务,建立公安局领导常态到企业座谈问需机制,在企业密集的园区建立为企服务警务室,点对点为企业提供咨询求助、举报投诉、纠纷调处服务。主动为企业送法上门,召开企业座谈会,提高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稳妥有序推行“轻微不罚”,落实入企检查制度,依法依规细化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行政强制措施46项情形,作出不予处罚440余件。以“打击+维权”执法机制、“培训+咨询”服务机制、“宣传+预警”防范机制组成“三+”护企助企工作机制。开展网络“警盾护企”行动,助力企业外防侵害、内防风险。严打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强化警企在数据共享、风险提示、信息通报、会商研判等方面的合作,实现立案即侦、快侦快破,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记者 肖干 见习记者 杨紫晶
通讯员 周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