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促振兴——濉溪县刘桥镇杨庄村发展见闻

2025-02-18 08:28    淮北新闻网

“2024年,莎特针织品实现产值1500万元。我们2025年的目标,是实现2000万元。”2月14日,在位于濉溪县刘桥镇杨庄村,由村集体引进的安徽莎特针织品有限公司,杨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飞告诉记者。

记者来采访的前一天,莎特针织公司正式复工复产,近80名员工每人领到200元的开工红包。“涤锦、经纬纱等订单供不应求,时间不等人,我们的所有人员、设备全部进入满负荷状态。”在莎特针织公司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李飞介绍道。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杨庄村现有人口2800余人,耕地面积5600余亩,是一座传统农业村。近年来,刘桥镇党委、政府以在外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各类人才回流计划。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大力支持杨庄村选出在外闯荡多年的李飞等加入村“两委”,补充4名“85后”村“两委”干部。在李飞的带领下,年纪轻、学历高、干劲足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头学政策、谋发展,开通“村书记说事”直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读惠农政策,受理村民诉求,拉近干群距离,共谋村务发展。在2021年村里没有产业项目,集体经济发展仅靠租赁收入的基础上,当地结合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和集体自营模式,动员群众流转土地1500亩,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通过机械化作业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经多方考察学习,村集体引进莎特针织公司,建设冷链仓储物流园,因地制宜创办村企。2023年,杨庄村集体经济收入204万元,是2021年的9倍;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67.46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每月收入5000多块钱,骑上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家,挣钱顾家两不误。”在莎特针织公司,今年35岁的倒线工刘培培表示,能够实现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她很满意。

“我们的一线职工,大都是附近村民,实现劳务需求精准对接。好几个以前在江浙沪相关产业链的精英人才,也被我们挖了过来,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加快二期建设,拓宽产品范围,完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集体经济加速跑,乡村振兴底气足。近年来,杨庄村还创新推行积分激励机制,为“爱我家园护村队”志愿者、“美家美院”清洁家庭示范户发放奖金,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为村民代缴治安保险、医疗保险,为考入本科以上高校的学生发放助学金2.6万元,真正让全体村民享受到发展红利,打开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良好局面。

■记者肖干

见习记者杨紫晶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