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煤尘大得看不见人,现在在综采面也能干干净净地干活挣钱了!”9月22日上午,在中煤三建集团朝源煤矿井下,有着14年工龄的综采工陈伟站在明亮整洁的巷道里,指着身旁的智能设备感慨。如今的井下,再也不见漫天煤尘、扑面飞灰,穿着整齐蓝色工装的矿工们眉目清晰、动作娴熟,彻底告别了从前“只剩一双眼睛能看见”的“黑脸模样”。
这场“从尘到净”的转变,源于朝源煤矿长达6年的粉尘治理。曾几何时,“灰头土脸”是煤矿工人的“标配”——设备被煤尘糊住易故障,停工导致收入下滑,更让矿工们的健康时刻受威胁。而现在,走在井下巷道,规整的智能装备、洁净的空气,让“井下作业”有了“白领范”的清爽。
“要清洁采煤,护好职工身心健康,这是新时代煤矿管理的必答题。”矿长刘伟洋的话,道出了治理的初心。从2019年建成集团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到后续四年陆续落地四个智能工作面,朝源煤矿一步步淘汰落后工艺:采煤机司机、转载机司机从“煤尘里作业”转向“操作台管控”,支架自动喷雾系统实时抑尘,除尘设备迭代升级,从产煤源头切断粉尘来源。
31104综掘面曾因煤尘干燥、掘进距离长,除尘效果不佳。矿上立刻组织技术团队攻关,30个日夜连轴转,反复试验后,四合一“除尘箱”成功破解难题,除尘效果提升超52%。不仅如此,矿里还推行“清废行动”——大到矿井水、煤渣,小到一团棉纱、一只油桶,都有专人负责无害处理,用细节诠释国有企业的担当。
就连最难治理的掘进巷道,也没落下“除尘功课”。风水联动喷雾、湿式除尘风机、化学抑尘技术……一项项技术逐个试验、逐步推进;机电科科长苏明涛带着团队研发“风能除尘箱”,只为“让弟兄们呼吸得舒服点”;总工程师赵斌紧盯大屏幕实时监测数据,承诺“每一滴外排的水都要干净”。
如今的朝源煤矿井下,先进技术与设备是“硬支撑”,更动人的是矿工们不再被煤尘遮蔽的笑容。他们曾顶着一身尘土,为万家灯火输送能量;现在,终于能在洁净与尊严中坚守岗位,用“清爽上岗”续写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新故事。
■记者徐志勤通讯员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