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康迪纳:技术创新让传统火电焕发绿色新动能

2025-04-03 09:03    淮北新闻网

连续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月25日,记者走进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项项企业荣誉见证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生于淮北、长于淮北,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环保型的科技企业,注册资本6506万元,专业从事电力设备安装、检修维护、技术改造与咨询服务。

2001年公司刚成立时,仅有五六人,历经三次艰难搬迁,从最初局促的几平方米“蜗居”,一路拓展到如今占地62亩的现代化工厂,员工队伍也壮大到100余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密码是什么?该公司总经理赵东楼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企业新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建设,还是产品研发,企业都应坚持创新驱动。

长期以来,火力发电厂煤斗堵塞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一大难题。目睹火电厂输煤系统原煤仓堵煤问题严峻,赵东楼于2001年创办公司,决心研发防堵设备。历经多年努力,2008年下半年,赵东楼在淮河岸边大型火电厂成功改造煤斗。此后,他将这款煤斗命名为“虾米曲线斗”。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深耕电力行业25载,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虾米曲线防堵煤斗”和“仓壁振打气锤”等技术成果,已在国内五大电力集团及其下属的两百余家电厂的数千台原煤仓完成改造安装,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还获得了哥伦比亚、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外电厂项目的认可。

火电厂调峰时,机组难以快速变换煤种、精准配煤。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产品虾米曲线仓外仓多路分仓(任意比例精准配煤系统)可将中间原煤仓设为调峰仓存优煤,借助专利技术精准输煤,迎峰时可同时向三台磨煤机供煤,提升调峰灵活性与精准度。

“火电在未来三十年仍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我们要用技术创新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赵东楼说。

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6%。凭借持续的投入与钻研,公司目前已拥有200多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达20余项。在创新成果上,“虾米曲线摆动料(煤)斗”专利荣获2019年度首届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虾米形一体化防堵清堵煤斗”项目斩获淮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如今,赵东楼这位技术型企业家正在布局更大的棋局:对虾米曲线防堵设备进行优化改造和全面数字化升级,让煤斗内部可视化,能够看到煤斗内部的堵点在哪里,以及原煤流动的情况,帮助火电厂解决堵煤蓬煤问题,让火电厂真正实现智能配煤、智慧燃烧。

依托持续创新的驱动力量,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行,不断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输送活力,续写自身的荣耀篇章,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见习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刘燕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