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

2025-10-14 09:19    淮北新闻网

 

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并就社会各界关注的心理健康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立足“参与者、支撑者、保障者”定位,协同教育、民政等部门,推动我市心理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市卫生健康委对标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心理教师临床实践培训标准,推动校医与心理教师协同机制建设。2025年起,将每年5月定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并组织专家团队参与“家校医社”协同活动。

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全市6家公立医院全部开设心理(精神)门诊,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容青少年心理及睡眠障碍两大专病门诊,实现县区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同时,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广24小时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2025年已开展超30场心理健康讲座,惠及师生家长超1万人次。

危机干预成效突出。依托心理健康监测大数据平台,对71万余条青少年心理数据进行分级预警管理。今年以来,筛查并干预心理预警学生391人,成功处置4起潜在危机事件。

针对节后学生“收心难”、学习困难门诊火爆、游戏及社交媒体沉迷等现象,发布会现场,心理健康专家给出了“家庭—学校—医疗”分级应对策略。

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院长张跃乾告诉记者,孩子出现假期后“收心难”是生理心理双重适应的结果。建议家长通过“接纳情绪、调整作息、制定计划、主动社交”四步法缓解,如提前按学校作息安排生活,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等。张跃乾强调,如果孩子长期存在学习困难、旷课逃学等情况,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专业门诊就诊。

针对部分青少年接触电子产品后出现沉迷,甚至发展为游戏障碍等问题,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张全刚强调,游戏障碍需达到“失控优先、持续12个月、多领域受损”的标准。家长应制定合理游戏时间,培养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多元兴趣爱好;学校则需加强自律教育,向学生普及游戏成瘾的危害及正确使用网络、游戏的知识;社会需进一步加强游戏市场监管,规范游戏内容,避免青少年过度沉迷。同时,张全刚建议,家长可通过“家庭数字健康交流”,与孩子提前约定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并借助控制软件过滤不良内容,帮助孩子平衡线上与现实社交。

据了解,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重点从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专业能力、加强科普宣教、完善心理援助热线四个维度发力,扎实推进心理健康相关工作,进一步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心理基石,助力健康淮北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记者  夏苗苗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