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农村公路100%路面状况自动化检测工作,为全市4800公里农村公路开展“全方位体检”,以科技赋能为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
据悉,此次自动化检测覆盖全市4个县区,囊括县道、乡道、村道等农村公路类型。为确保检测数据“准、全、细”,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通过招标确定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入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惯导系统、路面图像识别技术的自动化检测车辆。该车可在正常行车速度下,同步采集路面平整度、裂缝分布、车辙深度等关键技术指标,相比传统人工检测,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数据精准度大幅提高,从根本上避免人工目测、手测的误差,让每段公路的“健康状况”都能被精准捕捉。
为保障检测高效推进且不影响群众出行,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同步抓实两项关键举措:一方面,结合年度养护目标与道路实际运行情况,科学制定检测计划,优先对群众反映强烈、路况较差、通行压力大的路段进行检测,确保“急难问题先解决”;另一方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现场调度与全程监管,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通过错峰作业、合理规划路线,最大限度减少检测对农村交通通行的影响,真正实现“检测不扰民、服务不打折”。
据了解,所有检测数据将统一录入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数据库,经专业软件分析后生成详细路况评定报告,后续将直接作为农村公路养护决策、项目规划、资金分配的核心依据,真正实现“以测定养、以测促建”。这意味着有限的养护资金将精准投向“最需要的路段”,切实提升养护效能。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常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