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企业的质量荣誉,我们顺利拿到了‘皖质贷’授信,不仅额度高、利率优,审批还特别快,解了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9月13日,提及“皖质贷”,淮北某新材料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2025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皖质贷”质量融资增信模式,以质量为桥梁、以金融为纽带,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引路,机制创新破融资壁垒
“皖质贷”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的精准引领和机制的协同创新。
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印发实施意见,明确将“质量成效”与“信贷支持”直接挂钩:对取得政府质量奖、参与标准制修订、拥有质量品牌荣誉的企业,推出1、2、3号分级信贷产品,质量资信等级越高,贷款额度越充足、利率越优惠。
为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我市构建“政策宣讲+媒体宣传+联席会议”三维推广体系,通过政策解读会、“皖质贷”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扩大知晓度;同时建立跨部门联络员制度,打破信息壁垒,形成“政府搭台、部门联动、银企唱戏”的高效工作格局,让优质企业精准对接金融资源。
精准画像,银企对接实现“双向奔赴”
“皖质贷”的核心在于“精准”——既精准筛选优质企业,又精准匹配金融服务。
我市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全面摸排拥有质量荣誉的企业,梳理形成600余家优质企业清单,推荐纳入质量融资增信库,其中中小微企业106家、民营企业181家。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皖质贷”公众推进会、专场对接会等形式,引导银行针对企业需求开发“一企一策”专属产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特色“皖质贷”产品包,实现“质量优势”与“金融支持”的深度融合。仅2025年1月以来,“皖质贷”累计授信就达156亿元,发放贷款52.28亿元,惠及企业412家。
数据赋能,高效服务让企业“贷”得省心
“以前贷款流程繁琐,现在通过‘皖质贷’平台,线上就能完成信息核验和审批,不到10个工作日贷款就到账了!”高效的融资体验,源于我市对“皖质贷”服务的持续优化。
我市建立质量要素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动态更新企业名单并推送至省市信用信息平台,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站)为“唯一出口”,向金融机构开放企业信用、质量评价等信息,实现授信放贷全流程线上办理,融资效率提升38%。同时,金融机构建立“专项规模、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流程、专项风控”的“五专”机制,徽商银行等机构通过大数据优化审批流程,让企业融资更省心、更高效。
成效显著,金融活水滋养万千企业
如今,“皖质贷”已成为淮北市激励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淮北三区一县实现“皖质贷”全域100%覆盖,累计惠及企业590家,其中中小微企业566家、民营企业520家,累计授信额度达185.3亿元,发放贷款85.3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皖质贷’从‘增量’向‘提质’跃升。”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强化小微企业质量培育,聚焦企业融资需求,让更多“以质取胜”的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刘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