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共答“创新之问”同思共谋“发展之招”——淮北这场“头脑风暴”干货满满

2025-09-16 08:48    淮北新闻网

同题共答“创新之问”,同思共谋“发展之招”。

9月15日下午,在市行政中心三楼会议室里,回答“创新之问”调研座谈会(科技创新工业发展专题)火热举行。3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中,县区及市直、驻淮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高校、企业、协会负责人以及部分年轻干部纷纷打破思维壁垒,让创新创意的火花在思维碰撞中迸发。

“我建议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希望深度挖掘绿色食品品牌内涵,强化食品产业链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座谈中,大家直奔主题、畅所欲言,紧紧围绕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内容,集思广益献良策,群策群力出实招,让一个个“金点子”破土而出。

创新链是产业链的“发动机”,产业链是创新链的“落脚点”,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关键在于抓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个“牛鼻子”。然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往往也是“最难一公里”。

“我们可以从创新合作机制、破解转化瓶颈、筑牢人才根基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打破这种困境。”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监督科副科长田思雨在会上表示,在市校合作对接中可探索以“技术入股”或“收益分成”替代纯现金交易的模式,既能让高校院所的无形资产转化成真金白银,也能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将中试平台作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的重要抓手,用好临涣化工园区科创加速器,打造“中试+”生态圈。

“我们要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等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更多科技成果在淮转化落地。”淮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峰说道。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未来竞争力的“必答题”。淮北如何作答?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安徽龙波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建议政府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全省“南铜北铝”战略的重要一极,铝产业是我市的传统重要产业之一,也为大力发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淮北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主管马亚莉表示:“建议以铝为基,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铝基金属材料向高端应用延伸。主动融入汽车‘首位产业’,打造淮北独具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独树一帜’的铝基产业支持政策。”

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向哪流,项目就在哪建。

“落户淮北高新区以来,高效便捷的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淮北的诚意和速度。一项项优惠政策的持续落实,更是一剂强心剂,坚定了我们在淮加大投资的决心。”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如亮对淮北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表示赞赏,并就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希望能聚焦资金、人才、土地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破瓶颈、解难题,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招商引资关系转型发展成效,意义重要、责任重大。座谈会上,大家就如何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纷纷建言献策:“建议构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的多元化招商模式。”“要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厌‘旧’,提供一样的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座谈会虽已结束,但众人汇聚的智慧火花,正如一颗颗饱含希望的种子,扎根于淮北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这场关于“创新之问”的共答,正从热烈的会场,走向更加广阔的火热实践。

记者 詹岩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