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诗意带菊香

2024-10-11 10:01    淮北新闻网

朱启方

在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的时节,我站在高高的相山之巅,极目远眺,莽莽苍苍,山峦起伏,风景如画,心情愉悦。约上两三知己,来到菊花遍开的相山脚下,边饮酒,边聊天,享受重阳的幸福。啊!这个深秋,我像陶渊明一样,爱着这淡定清香的菊花,栽种在自己的心田,浪漫着一年又一年的重阳,吐露花蕊,绽放芬芳,小诗描绘:禅透渊明心四方,重阳节里花飞扬。愿作淡定清菊雅,诗韵秋风又暗香。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离家登高,插茱萸喝菊酒,能战胜瘟魔,借登高来消灾避难,而现代人重阳登高原因大概不外乎两点。秋高气爽,登高可以欣赏如画的秋景。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调养精神气,盼望长寿。而“九九”与“久久”同音,恰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意。这是许多人乐于过“九九重阳节”的原因吧。

宋徽宗年间,李清照年方18岁,嫁给赵明诚,夫妻恩爱,琴瑟和谐。转眼到了重阳,亦是菊花节,她饮酒赏菊,借酒消愁,花开极盛极美,菊香溢满双袖。花尤斗风傲霜,人却悲秋伤别。一阵急风,卷起珠帘。清照提笔写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全词不涉愁苦、相思字眼,却“物皆著我之色彩”,高明之处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无独有偶,康熙21年,纳兰性德出使塞外,时值重阳,形单影只,遂也填词一首《采桑子·九日》以寄乡情。纳兰一向以柔情细腻著称,而这阕《采桑子》开篇:“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洗练利落,寥寥数字,北国壮阔秋色,天涯羁客秋思,写尽纳兰胸怀。下阕“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景象化为词意,结句“南雁归时更寂寥”,南雁自由归家,绝塞之路,渐行渐远,魂不堪重,愁久不散,意境深宏,青出于蓝。赏菊是人们在重阳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爱菊,是因为菊坚贞而不阿附,高尚而不庸俗。白居易赞叹:“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重阳赏菊,重在精神享受,所以重阳诗文也格外情浓。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著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17岁那年,从山西蒲州,来到洛阳,客居异地。重阳佳节,触动诗人思乡之情,联想到远方的兄弟登上高山,心里畅快起来,笔锋一转,亲人们在插茱萸时发现还少了我一人,该有多惆怅遗憾!全诗质朴自然、娓娓而叙,但千百年来,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他乡读到这首诗,都会感受到心理冲击力,堪称重阳诗词中的典范。诗中所表现的切切之情,牵动了游子的心,成为他们时常咏诵聊以自慰的绝唱。王勃感慨:“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他乡美酒千杯美,不如故乡信札情!既是佳节,何苦伤情?重阳宜赏菊,日子恬淡着,也是好日子。白乐天虽有紫菊观赏,金樽在手,可思乡情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唐诗人孟浩然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友人备宴,绿树掩映,青山如黛,诗人应邀。谈谈农事,话话桑麻,叙叙友情,此番情景,有多惬意。诗人喝酒,酣畅淋漓,于是与友人相约:重阳佳节,我还会来饮菊花酒!飒飒西风中,对着满院菊花,他们把酒而乐,怎能不让人向往?纵使时光流逝,重阳节的菊花酒依然穿越飘香。遂有小诗描绘:重阳节里就菊花,青山如黛诗情画。故人山庄越千年,菊酒飘香话桑麻。

李白感叹人生何其短,得痛饮时须痛饮,得高歌处且高歌:“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来去一百年,留不下身影和财富,却留下快乐祝福和诗文千篇。李白的终了之地,安徽马鞍山市把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国际吟诗节”。每年举办规模盛大的吟诗节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这不仅仅使重阳节得以传承,又包含尊老爱老的新风尚,赋予了重阳文化的新内涵。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这是宋晏殊在重阳之后写的一首咏物词,已算是给重阳诗篇的完美之作。重阳刚过,秋风渐起,万物萧瑟,庭中树木,落叶纷飞,不耐秋寒,唯有木芙蓉抗拒秋霜,红艳明媚,坚贞高洁,要把它芙蓉花特地珍藏起来,赠送给意中人。表达了作者期望如木芙蓉般的美好事物常开不败,亦期望有情人共同享受美好事物所给予的欢愉快乐。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时代不同,心境崇高,视角开阔,人们通过诗句所流露的情感有所不同。细数古今,最具有豪情壮志诗句,自然要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1929年,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恰逢重阳,触景生情,脱口吟就:“人生易老天难老”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一年一度秋风劲”,笔力雄悍刚健,道出摧枯拉朽,凌厉威猛风势。“寥廓江天万里霜。”劲烈西风,肃杀秋气,在诗人心中不是悲秋和哀伤,而是胜似春光的豪迈的革命豪情。这首重阳诗词一扫衰颓悲瑟之风,以壮阔绚丽的诗境,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豪情。在伟大领袖的眼里,充满炮火硝烟的战地亦是绚丽迷人的景色,让人振奋和欣慰,唤起人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气概。这正是:秋意微凉菊格坚,点燃枫叶把情牵。磨平岁月幸福里,重阳诗歌风中传。

秋夜微凉,菊染清霜,指尖流淌的文字却是这么清扬,心中的激情像是被枫叶点燃,丝丝的牵挂,浓浓的情深,美好祝福和阳光一样明媚温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醉人的诗篇,让重阳节这一传统的节日诗意漫漶,让人感受到重阳节的独特魅力以及生活的惬意!我始终觉得,重阳被一种精神和文化浸透着,就是诗意的重阳文化,遂以诗一首抒怀:

深秋清夜映月塘,九九重阳露渐凉。

霜染红枫山河壮,风吹金菊千里香。

叶落苍天正秋黄,便引诗情颂曲扬。

登高爽朗又重阳,岁月飞鸿觉梦长。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