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犹如雪中送炭,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工会组织的温暖,圆了我们的大学梦。”日前,在市总工会2024年“金秋助学”资金发放仪式上,受资助的困难职工子女张筱雪(化名)告诉记者,父亲因病在家休养,家庭收入不高,今年高考考入皖南医学院,正为学费发愁。
张筱雪的父亲是淮矿集团袁一矿在册(内退)职工,两年前因脑出血致二级残疾在家休养,常年吃药;母亲打零工帮助维持家庭生活。当日,市总工会为女孩送上6100元助学救助金。
“我的儿子今年考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费要6000元……”今年47岁的郭先生是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庆相桥社区职工,身体患有疾病常年服药。妻子在家家悦超市做小时工补贴家用,10岁的女儿患有眼疾需长期治疗,儿子的大学费用成为压在夫妻俩心口上的石头。“我们吃不好睡不好,就为学费犯愁……没想到,市总工会为孩子送来6100元的助学救助金,解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啊!”笑容敦厚的汉子,说着就落下了感激的泪水。
“‘金秋助学’活动,是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密切联系职工的具体体现,更是各级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9月22日上午,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连续27年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子女在升学、就业方面的压力。
近年来,市总工会又秉持“应帮尽帮”的工作原则,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助学形式,将受助对象群体范围扩充到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受助群体类别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实现对困难职工家庭在校生“全类别”“全学段”帮扶。2024年建档帮扶困难职工家庭子女113人,发放金秋助学帮扶资金70余万元。
同时,积极开展“圆梦计划”金秋奖学活动,跟踪帮扶在校困难学子。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帮助38名品学兼优困难学子,解决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问题。2024年,发放金秋奖学金27.93万元。其次,“阳光见习”促进成长就业。针对20名困难职工家庭在校生提供见习岗位,组织见习人员参与全市工会驿站实地评测活动,提供锻炼机会。线上线下举办“阳光就业”专场招聘会,广泛动员和引导40余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此外,“微心愿”用爱播种希望。连续10年开展“微心愿助成长”系列活动,依托《淮北日报》、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搭建爱心平台,发动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帮助困难学子实现小小心愿。2024年,累计点亮75名受助学子的微心愿,充分弘扬了小城大爱。
“市总工会将着力拓展帮扶形式,延伸助学活动链条,努力把金秋助学打造成为工会组织动员全社会为困难职工子女奉献爱心、传递大爱、救急解难的重要平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妍梅表示,各级工会还将通过节日慰问、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关爱帮扶服务,送上来自“娘家人”真切关爱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赵莎莎 博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