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改革发展新要求,顺应城市管理新形势,满足市民群众新期待。
今年以来,我市城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综合施策,选取濉溪县淮海路、相山区相山路等6条道路,试点“门责制”管理。采取“政府部门联管+自治联盟共管+经营主体自管”模式,推动“门前三包”提质升级,重塑升级城市管理机制。据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统计,6条示范道路日均各类问题处置效率较推行前明显提高,城市“十乱”发生率大幅降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创新自治机制
吸引群众参与
明晰职责义务。在原有“门前三包”基础上,我市城管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依法养犬、文明行为促进等7个方面47种行为,纳入示范道路“门责制”管理,深入走访宣传,逐户签订“门责制”告知书,将日常城市“不文明行为”责任明确到人。
建立自治联盟。召开示范道路工作会议12次,组织商户开展自查、互查9次。把能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商户,选为商户自治联盟代表。建设商户自治驿站,设立城市管理服务微信群,开展议事和各类活动。城市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进驻自治组织,指导建立台账,促进交流互动。
拓宽参与渠道。开展“城管面对面”“城管开放日”“环卫体验日”等活动,邀请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召开“城市管理大家谈”座谈会,听取商户对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答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淮北市民城管通小程序等渠道对“门责制”管理的问询,增强群众参与感。
加强部门联动
管理更有温度
加大执法力度。推行“街长+城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商业综合体、超市、农贸市场等区域进行全方位执法巡查,督促各商户严格落实门前管理责任制。主动下沉服务,督促商户规范经营409起,劝离流动摊点175处,整改乱停放非机动车381辆,清理占道堆物132处。
强化执法联动。印发“门责制”市容管理新机制推进方案,联合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规范停车秩序整治、公共设施维护提升、户外广告和门头店招集中整治,以协调联动凝聚治理合力。
改进执法方式。大力推行柔性执法、非接触性执法,落实首违免罚制度,利用社区城管工作站、城管执法服务岗亭等开展“道德约谈”,督促轻微违法当事人自行整改。今年以来,执法巡查中文明劝导53次,对12起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予行政处罚,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实现城市文明形象和营商环境双提升。
强化典型引路
推动秩序向好
开展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推动城市管理公共道德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系列志愿活动,倡导“我的门前我负责”理念,提升沿街商户文明自律意识。
开展星级评比。建立“星级文明商户”评比制度,将商户“门责制”落实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评选五星级商户7户,为“文明商户”授牌,并向文明经营户提供执法“免检”等政策倾斜,正向激励守责者。
开展负面警示。制定沿街商户“门责制”负面清单,设立“红黑榜”,加大对不文明陋习曝光力度,重点管理扣分多、分数低的商户,推动辖区文明秩序向上向好。
聚焦智治赋能
提升服务效能
实行“一店一码”,推动亮码明责。全面摸排沿街店铺经营业态、行业归类、责任人等各类管理要素,在“门责制”告示牌设置集成信息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查阅相应店铺信息。
延伸岗亭触角,探索AI监管。将执法岗亭接入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能AI识别摄像头,对门责区域的车辆停放和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提高监管效率。
拓展平台功能,深化数字赋能。持续建设和完善数字化城管平台“门前三包”管理子系统,加快形成商户信息码上查询、执法信息系统送达、整改进度线上反馈的管理闭环,实现商户“皖事通”在线申请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反馈信息等,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