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界
淮北相山公园小花园里有一棵高大魁梧的树,挂牌,走近一看叫重阳木。哈!重阳木,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看见。时值重阳节,相遇重阳木,心中欣喜。
重阳木(学名:Bischofiapolycarpa),属大戟科,中国原产树种,产于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各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栽培。重阳木属于落叶乔木,树冠圆整,枝叶茂密,叶色亮绿鲜嫩,树姿优美,能耐水湿,抗风,抗有毒气体,是一种生命力强,生机勃勃的树。重阳木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说。一种说是古人重阳节登高时,常在树下歇息,而重阳木下最为阴凉,故将重阳作为树名;二是重阳有长寿之意,而重阳木为长寿树种,人称“千岁树”,故而名之。重阳木根深树大,冠如伞盖,木质坚硬,常被百姓膜拜为树神。其实,重阳木又叫作三叶木,因为是三出复叶,因此而得名。
重阳节里遇重阳木,颇有感慨。毛泽东主席诗云: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1929年10月11日,农历重阳节,当时临江楼庭院中黄菊盛开,汀江两岸霜花一片,触景生情,伟人填词《采桑子·重阳》一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词通过度重阳,咏菊花,赞秋色,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革命豪情,诗词独具神韵,极富旷古绝伦的艺术魅力。可见,伟人对重阳节也是情有独钟。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年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秋季丰收祭祀天帝、祖先的活动。在先秦之前,就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的习俗。在汉代,人们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求长寿的习俗。所以,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爱老、助老等内涵。
重阳木还是英雄树。在浙江台州三门县亭旁镇,有一棵树龄已经超过800年的重阳木。这棵古老的重阳木,见证了一件英雄的历史:1928年的亭旁起义失败后,两名叫胡老邓、王孝足的红军战士就被绑在这棵胸径达4米的树上。被杀害后,烈士的头颅就悬挂在树顶示众,鲜血染红了树干。后来这棵重阳木就被当地人称为“英雄树”。
重阳木还是“元帅树”。为表达对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热爱和景仰,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赞道:“唯留正气在人间,顶天立地重阳木。”
湖南湘潭县黄荆坪小镇南有一座石拱桥,桥边,有一棵珍贵的重阳木树。至1958年,树龄已450年,树高16米,胸径80厘米。1958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武昌参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后,回到湖南进行农村调查研究。
途中,他们碰上几个民兵扭着一名老农往黄荆坪大队部走去。彭德怀拦着了他们,想问个究竟。其中一个民兵说:这个老倌子对抗钢铁元帅,另一个民兵补充说:这老家伙破坏大跃进,反对大炼钢铁!被扭着的老农任他们咒骂,苦苦哀求说:我没有讲炼钢铁炼错了。我是说,桥边上这棵大树不要砍掉,这是一棵稀有名贵树木。再讲,炎夏暑热时,打脚车子的,担担子的,路过也有个遮阴歇气的地方。彭德怀听着紧皱着眉头,对围观的人说:“我看他讲得蛮对。”接着,他和一行人来到桥边。看见几个社员正在抡起斧头砍树,所砍之处,树汁从树皮里渗了出来。彭德怀立即对他们说:“别砍了!你们看,这么大一棵树,你们要砍掉它,它在伤心流泪哩!”
就这样,这棵名贵的重阳木躲过了一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彭德怀桥头斧下救树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的美谈。这棵树也被后人称之为“元帅树”。乡民说:“彭总救树,就是救民,也是救国。”1997年,当时的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组织开展“长岭绿色世纪”中华100棵名树公选养护活动,“元帅树”被评为“中华名树”100棵之一。
树,与人类息息相关,古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古树,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中国树木志》记载,在已发现的3万种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余种,灌木树种6000余种。
世上早有千年树,人间难逢百岁人。古树,装点江山,物化历史,见证奇迹。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面对一棵古树,会让我们生出无限感叹,无穷优思。人生易老天难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一个人,犹如一棵树,平凡普通也好,轰轰烈烈也罢,活出自己,活出精彩,都不枉在世上走一遭。重阳木在我市并不多见,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爱护他。时值重阳,让我们祝福天下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