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于6月7日至8日举行,全市共设7个考点,考生多达1.58万余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围绕四大核心任务,推出“1+1”十项硬核护考服务措施,开辟三条绿色通道,在全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三零”的工作成绩(涉考生交通事故“零发生”。高考期间,全市交通警情206起,同比2022年高考同期下降11.2%;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伤人数同比2022年高考期间分别下降60.6%和76.9%,为高考营造了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集中送考、统一护卷“零失误”。圆满完成了64趟试卷押运和96辆次大巴、2000余人次考生的集中送考任务,确保了万无一失。火速驰援快速送达实现“零误考”。及时帮助4名学生顺利抵达考点或取回证件,确保无一考生因交通原因而误考)。
高考期间,全市共出动警力1000余人次、警车300余辆次,设置高考执勤点7处、高考管制点42处,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打造了淮北交警护航高考、为民办实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强化全过程督导指挥
支队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周密组织,精细部署,强化过程控制。
高规格成立高考交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立2023年高考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王渊任组长,交警支队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支队秩序大队,由梁波副支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支队各路面大队、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提前研判明确任务、层层压实细化责任。根据今年高考形势,支队明确今年高考交通安保工作“四个确保”核心任务,即确保全市交通安全畅通、确保考场周边交通秩序良好、确保应急保障服务措施到位、确保涉考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并制定了《交警支队2023年高考、中考交通安保工作方案》,对全市7个考点逐一落实“一点一方案”“一点一预案”“一考点一警官一专班”,全面提升安保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全过程指挥督导,及时研判处置。王渊于6月7日、8日连续检查各高考考点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实地参与高考交通安保工作。支队在指挥中心设立指挥部,各大队设立各分指挥部,各级领导每天对路面勤务进行检查、调度,加强勤务组织部署,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实。
启动战时勤务,百骑千警护航,打造畅通有序高考秩序
高考2天全市共接报拥堵警情7起,同比2022年高考同期下降36%。
落实高等级勤务,百骑千警护航。启动早高峰路面一级勤务,全警动员、全员上路护航高考一线。支队组织10辆警车及近百名交警铁骑全部上路护考,警用摩托车统一张贴“考试服务车”标识,加强路面管控,预防交通拥堵。支队日均出动警力500人以上,在全市31条重要道路、14个易拥堵点、考场周边主要道路滚动巡逻,疏堵保畅,随时接收考生及其家长的紧急求助。每日直接参与高考考点交通安保任务(含带道护卫、试卷押送、考点驻守服务及周边疏导)警力超过150人。另每日安排2辆拖车备勤用于事故、坏车、积水等情况的清障救援。
开辟三条绿色通道,最大程度提供便民出行。开辟了应急护航绿色通道、考点接送绿色通道和公交车道绿色通道,解决各类交通应急需求,最大程度提供便民服务。
强化导流勤务,做好沿途管控。铁骑警力强化铁骑导流勤务,在通往各考点主要道路的关键节点,以及梳理的拥堵点、事故多发点等位置,安排警力值守,及时疏导拥堵和处理突发事故。
优化交通组织,强化遵章提醒。在考点周围设置反光锥筒130个、交通管制牌8个、禁鸣提示牌20个、禁止停车牌40个,向过往机动车和考生清晰传达各种交通管理信息,并提示过往车辆遵章守法。
设立临时车位,倡导绿色出行。充分挖掘考场周边停车资源,在有条件的单位和道路两侧设置临时停车场地和泊位,最大限度提升考生出行便利。同时发起“爱心让考”停驶活动,鼓励更多车主参与高考期间绿色出行。
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高考信息24条,对全市路况进行引导,对交警援助的情况进行宣传,阅读量超过60万人次。
突出三大保障,坚持高效精准,全面提升高考保障质量
加强考点驻点保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在全市7个考点设立交警护航服务点,驻守不少于2辆铁骑和1辆警车,贴有统一标识的“考试服务车”,为考生及家长服务,配备遮阳棚、工作台、口罩、一次性雨衣、解暑应急药物、饮用水及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做好试卷押送、集中送考保障。支队采取“统一护考,集中送考”的工作措施。每趟次派出2名警力专项负责考试期间试卷押运车辆交通引导工作,完成全市保密室至各考点间试卷接送保障任务64趟,完成96辆次大巴、2000余人次考生的集中送考任务。
加强应急援助保障。在指挥中心开通了交警24小时高考服务热线,设置高考护航专席,高考期间共妥善处置涉高考警情11起、现场求助7起,为4名考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护航援助。
强化重点整治,加强静音管理,全力维护和谐考试环境
加强重点违法整治。高考期间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432起,其中现场执法641起,非现场执法3791起。查处酒驾违法21起,醉驾违法11起,违法停车596起。大力整治干扰考生的交通违法。开展“飙车炸街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在12:30—14:30、21:30—23:00重点时段,结合辖区实际对重点路段进行巡逻管控,设点盘查摩托车飙车炸街违法行为,严厉整治违法噪音、违法鸣笛,为考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落实加强高考静音相关措施。高考期间,市区一律暂停发放工程运输车通行证,排查整改辖区占道施工项目,对影响考场环境的,视情况协调考试期间一律停止施工。联合货拉拉、滴滴等公司,要求司机遵守不鸣笛规定,响应错峰出行号召,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的交通环境和社会环境。6月8日14时45分至15时30分为英语听力考试时间,支队在考点周边全面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鸣笛,禁止各类机动车驶入考点区域,维护良好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倡导文明出行,展示交警形象,全方位营造宣传氛围
路况提示预警。设计制作20余条主题标语横幅在城区各考点周边、路段悬挂。在一、二大队辖区摆放禁鸣绕行展板、展架20个;制作粘贴高考服务车牌49个;印制发放高考禁鸣提示卡片3000份,面向全市驾驶员发送手机安全提示、禁鸣护考主题短信40余万份。
开展交警护考直播。6月7日,支队利用官方微博平台开通“护航高考交警通行”话题,一线直播交警护考工作。此次直播秀,双平台累计2.4万人次观看。通过与广大网民的互动,充分展示了公安交警为民服务的形象,受到了网友的称赞和肯定。
文明出行倡议。6月8日上午,通过淮北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护航高考交警提醒:今天下午请勿鸣笛!用无声为高考学子加油!”推文,组织警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倡议广大驾驶人绿色、文明、静音出行。
暖心故事宣传。积极协调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广泛宣传淮北公安交警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出行交通服务的生动故事。
高考期间,护送考生、紧急救助等故事被省市级新闻媒体采用4篇,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公安交警队伍正气和风采。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淮交宣